惊蛰节气养生重在护肝健脾。惊蛰,“立春”以后,滚滚春雷惊醒了蛰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种昆虫,过冬的虫卵开始孵化。
惊蛰时期,人体的肝阳之气渐升,阴血相对不足,尤其是老年人,易动怒,易患眩晕、中风等疾病。所以在这个疾病多发的季节要做好护肝健脾的养生保健工作。传统医学认为,春属木,入味为酸,对应五脏为肝,顺应自然界生长生发之规律,春季容易肝风、肝火妄动,易引起心脑血管病及高血压病。因此,惊蛰季节要少吃酸,还可以适当食用一些具有利水祛湿、健脾补益作用的汤水或食疗粥来增强体质,如大枣粥、山药粥、苋菜头云苓鲫鱼汤等。惊蛰节食食疗养生:惊蛰时节,万象更新,生机盎然。由于人体中的肝阳之气顺应时节而继续上升,阴血相对不足。饮食进补应顺应阳气的升发,更加助益于脾气,令五脏平和。所以,进补要根据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结合惊蛰时节气候的特点,从防病健身两方面来采用有效的食谱进补。
民间流传着惊蛰吃梨的习俗,梨者性寒、味甘,入肺、胃经,有清热养阴,利咽生津,润肺止咳化痰的功效。惊蛰时天气乍暖还寒,气候仍然比较干燥,加之一些细菌开始活跃繁殖,就容易患呼吸道疾病,表现为咳嗽、咳痰、口干舌燥、咽痛音哑。
不妨试试姜梨饮,此方出自《医钞类编》。
一、鸭梨1个,生姜3片,一同榨汁服用。
鸭梨润燥解毒、清肺利咽;生姜化痰宣肺、顾护脾胃,两者配合增强了化痰功效,却没有寒凉伤胃的弊端,适宜儿童及老年人服用。
二、酥梨1枚,去核切片备用;生山楂5个,去核备用。
先将大米50克煮粥,再放入梨片和山楂,再煮5分钟即可出锅,饭后温热服食。酥梨和山楂中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能保护心脏、减轻疲劳、增强心肌活力、降低血压;果胶含量也很高,有助于消化、通利二便。酥梨比起鸭梨养阴功效更强,更适合初春防治高血压、眩晕、便秘使用。
惊蛰节气养肝护肝、消除春困,可以这么吃!
1、可以多吃银耳、淮山、鸭血、红枣、菠菜等益阴柔肝的食物。
2、减少摄入酒精、咖啡、浓茶。
3、避免熬夜,早睡早起。
供稿来源:深圳市中医院治未病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