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七日适值小暑,气候炎热,虽不是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但紧接着就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大暑,俗话说“小暑大暑,上蒸下煮”。
“春夏养阳”,小暑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这炎热的气候下,出汗多,消耗大,再加之劳累,人们更不能忽略对身体的养护,一定要注意劳逸结合,保护人体的阳气。
小暑养生
养护阳气
暑天容易伤气,特别是出汗过多、水分得不到及时补充的情况下,这将导致体力、元气不足,机体功能下降。要注意调节好体温和室温间的差别,且房间内外温差不能太大。室温保持在27度℃,不宜太低。总之,夏季要在一个凉爽、干燥、舒适的环境中生活,切忌因贪凉而引发各种疾病。
调节情志
炎热的气候,情绪容易波动激动,导致血压上升,加重心脏负担,同时还会导致肠胃功能的紊乱,以及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等。因此要有意识地调节情绪,特别是原本就有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的患者在夏天一定要注意控制情绪,保持平和的心情,以降低疾病发作的风险。
清热祛湿
夏天多暑多湿,人往往感到头重脑疼,则容易抑郁、倦怠、胸闷、胃口不好。且在湿气和热气交相作用下,容易便秘,大便黄而臭。因此饮食要清淡,便于消化。要多食用消热利湿的食物,比如绿豆粥、荷叶粥、红小豆粥等,用冬瓜与莲叶、薏米烧汤喝,也是以清湿热的清凉饮料。
充足睡眠
夏天日长夜短,天气炎热,人们夜间入睡迟,早上醒得早,不仅睡眠时间短,而且睡眠质量也不高,只有保证充足的睡眠才能维持身体各项机能正常运转。而中午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午睡不但可以帮助你补充睡眠,消暑解热,还可以改善脑部血供系统的功能、增强体力、消除疲劳、提高午后的工作效率。因此,适当的午睡是非常重要的。
合理健身
许多人夏天出汗多就懒于运动了。其实夏日仍需维持适量的运动,但要注意不应在阳光下运动。夏天运动出汗量更大,对排毒有好处,但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防止出汗过多导致血粘度升高。提倡饭后一小时进行运动,且运动不宜太激烈,不要流过多汗。散步、慢跑、游泳等运动就很适合夏季进行。同时,夏季一定要多饮水,及时补充水分,排除毒素,减轻心脏负担。
小暑饮食有“三宝”
黄鳝
“小暑黄鳝赛人参”小暑前后一个月的鳝鱼最为滋补,中医认为黄鳝性温味甘,具有补中益气、补肝脾、除风湿、强筋骨等作用,小暑时节最宜吃黄鳝,可以预防夏季食物不消化引起的腹泻,还可以保护心血管。
莲藕
常吃莲藕可以凉血、滋阴、清热,对老年人来说,夏藕更是补养脾胃的好食材。此外,莲藕也是高血压、肝病、食欲缺乏、缺铁性贫血、营养不良者的保健食物。
豆芽
豆芽可以清热解毒、利尿除湿。同时豆芽的热量很低,而水分和纤维素含量较高,可促进肠蠕动,具有通便的作用,是人们公认的夏季瘦身佳品,也是便秘患者的健康蔬菜,对食道癌、胃癌、直肠癌患者也有良好的食疗价值。
除了这“三宝”,夏季饮食上也要注意:
1、饮食清淡,少辛辣,忌油腻;
2、加强营养,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还要多吃养心、护心的食物;
3、用荷叶、茯苓、扁豆、薏米、猪苓、泽泻、木棉花等材料煲成的汤粥非常适合此时节食用;
4、不可一味追求吃苦瓜等凉性食物,还需佐以葱姜蒜、香菜、韭菜等辛温之物。
科普指导:深圳市中医院治未病中心 李博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