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糖尿病和高尿酸血症的相关疾病危害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改善,高尿酸血症已经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重要“因素”,“第四高”,而由高尿酸血症引发的痛风性关节炎也使得病人苦不堪言。
而无论是高尿酸血症还是痛风性关节炎都可能会引起肾脏的病变:痛风性肾病:尿酸盐沉积在肾组织引起慢性进行性间质性肾炎,可导致肾小管萎缩、变性、纤维化及硬化。
长期机体处于高尿酸的状态破坏胰腺β细胞功能从而导致体内糖代谢的紊乱从而导致糖尿病。
二、 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指南诊断标准

目前痛风的诊断多参考1977年ACR有关痛风的诊断标准,而在实际工作中,90%以上的痛风患者通过标准中第三条来诊断,即符合12条中的6条来诊断痛风(敏感性为87.6%);第一、二条均强调只要发现或证实尿酸盐结晶即可确诊痛风。创伤性检查,临床上存在一定的难度。临床中误诊率为19.5%,主要容易混淆的疾病:假性痛风、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化脓性关节炎和风湿热的关节炎。
三、 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治疗新进展



目前痛风的治疗中,日常的饮食控制及药物治疗结合是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其中患者需要做到的就是日常的饮食控制,适当科学的饮水有助于尿酸的排泄:
1、早上起床后至少先喝1~2杯水;
2、饭前半个小时,喝1~2杯水;
3、饭后两个小时至两个半小时喝250~400毫升水;
4、在一天中的其他时间,随时喝水以预防干渴;
5、进行任何体力活动之前,一定要喝一些水;
6、你每喝8~10杯水,就需要补充约3克盐(相当于半茶匙)。也可以这样换算:每天喝1升水就应补充约1.6克盐。
湿热痹阻
主证:关节红肿热痛较甚,发病急骤,且多在夜间发作,病及一个或多个关节。
次证:四肢沉重,口渴,小便短黄,大便不畅。舌红苔白厚腻或黄或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
治法:清热祛湿,宣痹通络。
方药:
1、痛风泰颗粒,每日1剂,分2次服;
2、配合散剂外敷:仙柏痛风散外敷患处,一般不超过5个小时,每日1次。同时外用止痛药膏,如辣椒碱软膏。
血瘀痰阻
主证:关节疼痛反复发作,日久不愈,或呈刺痛、固定不移,骨节肿大变形,屈伸不利,皮下结节,或皮色紫黯。
次证:肌肉瘦削,形体衰疲,关节肿胀,脉沉细弦或细滑或细涩,舌淡胖或紫暗有瘀斑,苔白腻。
治法:活血化瘀,涤痰通络。
方药:桃红饮合二陈汤、身痛逐瘀汤。
肝肾亏虚
主证:关节疼痛、肿胀、变形、屈身不利、时缓时急。
次证:腰膝酸软,或痛不能任地,头晕耳 鸣,神疲乏力脉沉细弦或沉弦或细弦,舌淡或有齿印苔白。
治法:益补肝肾,壮筋骨,通经络。
方药:独活寄生汤等灵活化裁。

专家简介
张剑勇,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深圳市中医院风湿病科主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深圳市医疗卫生“三名工程”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姜泉教授风湿病团队依托团队负责人,广东省中医风湿病重点专科和深圳市中医风湿病特色专科学科带头人,首届国医大师张学文教授嫡传弟子。发起成立深圳市中医药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并当选为第一、二届主任委员,发起成立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痛风专业委员会并当选为主任委员。兼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风湿病分会常务理事,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药免疫分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免疫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防治风湿病联盟副主席,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常务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普分会常务委员等。
科普指导:深圳市中医院风湿病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