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是一类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病。 早期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患病率女性为20.7%,男性为14.4%;6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患病率明显增高,女性尤为突出。 03月15日,深圳市中医院风湿病科张剑勇主任在痛风爱心俱乐部每月1次的健康讲座中为大家讲解了骨质疏松这一疾病的防治知识,下面让我们一起学习学习吧。 1.骨痛。疼痛影响日常生活:活动灵敏度下降,弯腰屈膝等功能活动受限,增加卧床时间。 2.易发生脆性骨折。 一、科学饮食。 1、补钙为首要。 老年人要多食高钙食品,如胡萝卜、黄豆、海带、骨头汤、虾皮、奶类食品等 (每日牛奶摄入量500毫升); 不宜空腹喝牛奶,睡前喝杯酸奶。 不吃影响钙吸收的物质,不要将含草酸多的食物(如菠菜、莴苣)和鱼汤、骨头汤等高钙食物一起食用,以免草酸和钙结合成草酸钙而影响钙的吸收。 2、多食含维生素C的水果、蔬菜、以促进钙吸收。 3、尽量减少富含磷质的食物如肉类及可口可乐。 4、口服钙剂容易形成尿结石。故应多饮水。 消炎镇痛药如芬必得、扶他林等对胃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宜在饭后或进食时服,并注意有无胃 痛、黑便等表现。 5、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除不良习惯。拒绝烟酒,适量饮茶。 酒精引起的器官损害可抑制钙与维生素D的摄取,还抑制维生素D的活化,酒精还有直接抗成骨细胞的作用,酒精性骨质疏松症伴有极其显著的骨小梁断裂。 吸烟会加速骨质的吸收,女性吸烟者的停经年龄较早,常易发生厌食和肺功能受限。此外吸烟可加速雌激素灭活和分解。 二、适当的运动。 1、坚持散步慢跑; 2、多在户外活动(每天坚持2小时),多晒太阳,促进维生素D的合成或补充维生素D。 三、做好自我保健。 1、骨质疏松病人骨骼松脆,易发骨折,所以必须防止跌跤,夜间起床,雨雪天气、地面有水或冰和负重等情况下易跌倒,应倍加小心; 2、不睡软床,穿合适的鞋子、衣裤、选择地面平整、干燥、光线充足的场所进行锻炼; 3、保持正确的坐姿、站姿和行走姿势,改变体位时动作宜慢; 4、注意定期视力检查。 四、一旦诊断骨质疏松,需应用抗骨质疏松症药物治疗。 深圳市中医院风湿病科介绍 专科实力:广东省中医风湿病重点专科、深圳市中医风湿病特色专科,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临床传承创新研究中心抗痛风联盟、深圳市中医药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及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痛风专业委员会挂靠单位。在学科带头人张剑勇教授的带领下,2003年成立深圳市首个痛风专科,2005年创建了深圳市中医院痛风爱心俱乐部,2008年获得“全国优秀中医健康俱乐部”牌匾,2011年获得深圳市“青年文明号”,2015年获得“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示范岗”称号,2016年成功引进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姜泉教授风湿病团队,2018年获得中国中医医院最佳临床型专科风湿病科。专科人才精良,梯队合理。主持国家、省、市科研课题21余项,累计获得科研经费540多万元,取得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2项,参与尪痹片、盘龙七片、问荆合剂等多项药物临床试验。公开发表论文90余篇,其中SCI4篇,主编出版《痛风快乐生活一点通》等著作24部,参与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痛风病证结合诊疗指南制定工作。 临床服务:科室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具有鲜明的中医药特色。以“能中不西,先中后西,衷中参西”的指导原则,将中医药的整体治疗、平衡阴阳、标本兼治与西医抗炎镇痛、免疫抑制相结合,充分发挥中医药治疗风湿病“减毒增效”的优势,在痛风、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强直性脊柱炎等病治疗上,取得满意疗效。 优势病种:拥有痛风、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症三个专病门诊,对于痛风、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症、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骨质疏松症及产后身痛等风湿类疾病有独到之处。 特色制剂:研制了六高康颗粒、痛风泰颗粒、护肾痛风泰颗粒、秦皮痛风康颗粒、顽痹泰颗粒、通痹泰颗粒、热痹泰颗粒、湿热痹泰颗粒、六高康膏、护肾通痹膏等方药 ,广泛应用于珠三角地区,有良好的效果。 科普指导:深圳市中医院风湿病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