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悬壶济世,传承中医,弘扬国粹

慈稚草堂 | 孩子不爱吃饭不长个?看看中医怎么调理

发布日期:2019-05-21

本期专家介绍:喻闽凤,女,主任中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深圳市地方级领军人才。深圳市中医院儿科学科带头人。医学博士。国家第四批中医师承学员,第三批中医优秀临床人才,江西省名中医。

今天的小科普选自喻闽凤主任的出诊病历,那我们就开始吧~

缘起

医案:6岁朱xx,素来胃口不佳

小朱今年上幼儿园了,一直都不爱吃饭,爸爸妈妈看着孩子不长个,心里着急,来深圳市中医找到喻闽凤主任求治。

小朱一进诊室,只见小脸蜡黄蜡黄的,胳膊腿也细细的。喻主任问起平日饮食习惯,比较挑食,近来还有腹胀的表现,结合舌脉,做出判断:这属于积滞中脾虚夹积的证候。

各位家长看到这是不是很好奇,什么是积滞,怎么会形成积滞,家长平时可以如何去预防呢,且听小编一一道来。

积滞及其治疗

积滞的主要病因是脾胃虚弱(也就是消化功能减弱),导致饮食停滞于内,无法化生为人体生长发育所需的精微物质(也就是大家常常说的营养),长此以往,小朋友就很难长个子。

本案中,小朱蜡黄的脸色,和挑食的饮食特点,可知脾胃比较虚弱(脾胃虚弱有可能是先天体质较差带来的,也有可能是之前有段时间吃太多伤了脾胃),加之腹胀,为夹积的典型表现。

治疗上,喻主任用了健脾助运,消食化滞的方法,用五味异功散加减组方。除此之外还选用了刺四缝疗法,刺出较多粘液。做完治疗后,小朱就在父母的陪同下回去了。

等下次到门诊复诊时,厌食较之前已经有了明显改善,脸色也有了光泽,隐隐有长肉的趋势。喻主任继续选用了五味异功散加减的组方,由于小朋友还有磨牙口臭的症状,酌情添加了连翘等以清热。又由于上次刺四缝穴的时候粘液较多,依旧行刺四缝疗法,此时仍可刺出较多粘液,但相比于上一次已经减少许多。

至第三次复诊时,朱xx小朋友的饮食已经有了很大改善,家长十分高兴。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次再行刺四缝疗法时,刺出粘液已经很少了。

特色疗法:刺四缝疗法

刺四缝疗法是儿科针法中常用的一种特殊方法。四缝是经外奇穴,它的位置在示指、中指、无名指及小指四指中节横纹中点,是手三阴经所过之处。针刺四缝可以清热、除烦、止咳化痰、通畅百脉、调和脏腑等。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疳证,积滞,往往能取得较好的疗效。作为疳积治疗时,刺出粘液越多,表明疳积程度越深。


(四缝穴定位)

(左图粘液较多,右图粘液较少,但仍需巩固,若刺出液体都是血珠,可以不再做)


食疗方法及预防

腹胀明显的,偏于实证,可选用山楂山药饮。原料:山楂10克,山药30克,白糖适量。制法:将山楂、山药水煎取汁,白糖调味代饮料服用。

乏力虚弱状况明显的,偏于虚证,可选用山药瘦肉粥。原料:山药、瘦肉、大米各50克,葱白1茎,生姜2片,食盐少许。制法:1.山药去皮,洗净,瘦肉洗净,两者同剁为碎末;2.取大米煮沸后,调入山药瘦肉末,待熟时纳入葱花、姜末、食盐,再煮一二沸即成。

在预防上,嘱咐小朋友定时定量吃饭,不要暴饮暴食,不要食用过多肥甘厚腻、生冷瓜果及零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今天的小科普就到这里啦,希望家长们多多留心,祝宝宝们都拥有强壮的体魄哟!

 

 

专家介绍:

喻闽凤

医学博士,教授

主任中医师,硕士生导师


江西省名中医

深圳市地方级领军人才

深圳市中医院儿科学科带头人

国家第四批中医师承学员

第三批中医优秀临床人才

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常委

中国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

中国中医高等教育委员会副理事长

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小儿推拿外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研究主攻方向:

小儿免疫系统、结缔组织及小儿神经系统疾病,尤其对小儿过敏性紫癜、紫癜性肾炎、反复哮喘、小儿脑瘫等有较深的临床体会及独特的中医药治疗经验。

 

学术成就:

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参与编著中医儿科学著作10余部,主持省卫生厅,省教育厅、省科技厅课题6项,参与多项省级和国家级课题。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