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里常见的一种调味品,它既是食材又是药材,美味加疗效——胡椒。胡椒作为一种中药最早的记录出现在唐代的官方药典《唐本草》上:“主下气温中去痰,除脏腑中风冷”。
在我国宋代,胡椒还是一种财政支付手段,素有“香料之王”、“黑色黄金”之称 。胡椒在当时的珍贵程度令现在的我们都唏嘘不已,相传我国唐朝宰相元载,由于太腐败而被抄家,搜出的胡椒竟然达800石,约合现在60多吨。可见那时胡椒的价值真的堪比黄金。
胡椒的料理很美味,西式的黑胡椒牛排到中式胡辣羊蹄、胡辣汤、猪肚鸡都是我爱吃的。胡椒最早的用途并不是调味品。它既能防止食物腐败又能掩盖食物的异味,在没有冷藏技术的条件下,通常用来腌制肉食,延长其保存期。
一、胡椒有黑白之分,那是两种植物吗,带你认识“胡椒双胞胎”。
黑白胡椒虽然有颜色区别,但它们其实是一种植物,只是胡椒果实不同的生长阶段。
胡椒原植物
二、胡椒来源于胡椒科植物胡椒Piper nigrum L.的干燥近成熟或成熟果实。
《中国植物志》描述到:胡椒是木质攀援藤本;叶厚,近革质,阔卵形至卵状长圆形;叶脉5至7条,最上1对互生,离基从中脉发出,余者均自基出;花序与叶对生;浆果球形,成熟时红色,未成熟时干后变黑色。
胡椒性味辛,热。归胃、大肠经。功能温中散寒,下气,消痰。用于胃寒呕吐,腹痛泄泻,食欲不振,癫痫痰多。
- 黑胡椒:呈球形。表面黑褐色,具隆起网状皱纹。质硬,外果皮可剥离,内果皮灰白色或淡黄色。断面黄白色,粉性,中有小空隙。气芳香,味辛辣。
制法:秋末至次春果实呈暗绿色时采收,晒干;
- 白胡椒:表面灰白色或淡黄白色,平滑,顶端与基部间有多数浅色线状条纹。
制法:果实变红时采收,用水浸渍数日,擦去果肉,晒干。
由此可见黑胡椒是近成熟果实,白胡椒是成熟果实的果核,它们是一母双胎,先后出生,一个本色粗皮、一个磨皮美白,却都自带体香,用“双胞胎中的黑妞和白妞”比喻最为不过。
三、即使是双胞胎,“黑妞”和“白妞”的性情也会同中有异。
黑胡椒是有果肉的,所以果香味道更为浓郁,且香中带辣,但香味不耐高温,易散失,所以它烹饪调味时,多是现磨粗粉撒于将成食物表面。
白胡椒的药用价值高一些,没有了果肉的包裹,味道来的会猛烈些,辣中带香,香味稳定,不易散失,食疗上多用于蒸煮、红烧、煲汤等;散寒、健胃的功能更强。
李时珍的在《本草纲目》中对胡椒功效的描述更多:“暖肠胃,除寒湿反胃、虚胀冷积,阴毒,牙齿浮热作痛”,既有内服,又有外用。
不可过量食用胡椒。适量能增味促食,温中散寒,但过量则刺激胃粘膜引起充血性炎症,用法用量可以参考《中国药典》,0.6至1.5g(一日量),研粉吞服;外用适量。
科普指导:深圳市中医院药学部 周红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