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悬壶济世,传承中医,弘扬国粹

【四季养生】秋分养生,你知道该注意些什么吗

发布日期:2020-09-24

秋分之后,气候从热到凉,一不小就容易感冒,养生当以平调阴阳为重点。如果平时体虚,机体免疫力较差,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不足,风寒之邪猝不及防,很容易引起伤风感冒,有慢性咳嗽、哮喘等病史的患者可能旧病复发,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的患者若疏于防范可能加重病情。老人、小孩、患者以及素体虚弱之人更应该注意防寒保暖。


秋天是各类蔬果成熟的季节,药有温凉寒热,水果也有寒凉、温热、甘平之分。石榴生津止渴,葡萄益气养血,枣类健脾益气等等,此类水果性味甘温,素体脾胃虚寒之人可适当食用。


不宜进食太多的水果:

雪梨和香蕉好处虽多,却偏于寒凉,容易损伤脾胃阳气,过多食用则影响胃肠运化功能,可能引起腹痛、腹泻等胃肠不适。


养生可以这么做:

运动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秋分养生内容:“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秋分养生,宜动不宜静,动起来才能帮助气血收养,秋高气爽,且此时空气质量佳,多出去走走既可锻炼了身体,也能让人神清气爽。各种运动如慢跑、篮球、太极拳、骑车等等,均能起到充分活动肢体,宣发肺气,健体强身的作用。秋季很容易情绪低落,应该调整好情绪,保持神志安宁,多登高远眺,让忧郁、惆怅等不良情绪消散。


起居

秋季尤其要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哪怕比以往早10分钟,也是进步。秋分以后,气候渐凉,胃肠道对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如果防护不当,就会引发胃肠道疾病而出现反酸、腹胀、腹泻、腹痛等症。

所谓“春捂秋冻”,意思是添衣不要过多过快,以使人体有抗御寒冷的能力。但是,儿童和老年人体质较弱,不同于青壮年人,对冷的敏感性较高,在秋季尤其要注意衣服的增减。


饮食

秋气燥,《仙神隐书》主张入秋宜食粥,粥可养胃健脾止泻。秋季饮食,宜“省辛增酸”,过食辛辣则发散而易伤津,酸先入肝而主收敛,适当食之以养阴润燥。多喝白开水,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以生津润燥。少吃辛辣煎炸之品避免辛辣助燥伤阴,少吃瓜类水果避免寒凉伤脾。


情志

秋日自然界的萧瑟景象,易使人触景生情,特别是老年人更易引起心中凄凉垂暮之感,勾起忧郁之情。故老年人应调节秋日的情志,多外出散步聊天或登高望远等秋游活动,以缓解萧瑟秋季对人心情的负面影响。


科普指导:深圳市中医院治未病中心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