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小儿尿床,儿时很多人都有经历,在一般人看来,娃娃们尿床没啥大不了的事,就是麻烦要换衣服换床单被子。但如果孩子到了5岁之后,每周尿床超过两次,那就可能是患了遗尿症。
什么是儿童遗尿症?
儿童遗尿症是指儿童在夜间出现不自主排尿,且夜间排尿次数达到每周2次及以上,且遗尿症状持续时间超过6个月。一般情况下,临床认为超5岁,晚上还尿床才算遗尿症。
遗尿症的原因比较复杂,主要原因分为两种:
1.脏器器质性病变。
2.非脏器器质性病变的遗尿。
遗尿症的诱发因素较多,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精神与心理因素、发育迟缓等。
认识误区
生活中,很多家长对遗尿症存在误区: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尿床并不是疾病,长大自然就好了。有的家长则十分焦虑,轻则批评,重则打骂,但没有选择到医院进行规范治疗。
遗尿对孩子有哪些伤害
儿童遗尿症常见于学龄儿童,若不给予治疗,有0.5%一2%患儿的遗尿症状可持续到青少年或成年期阶段,所以孩子有遗尿问题并不是特例。但儿童尿床不是他的错,不要一尿床就一顿打骂,儿童很受委屈,也很伤自尊心,伴随不健康心理如恐惧、害羞、焦虑、畏惧等成长的孩子,容易脾气古怪、胆小怕事,甚至人格、性情扭曲。
孩子尿床,爸爸妈妈该怎么办?
首先,家长要带孩子到医院做必要的检查,明确有无身体器官的病变,做到尽早诊断,积极治疗。如果没有,那就需要家长做到以下几点:
1、首先家长不要过分焦虑,鼓励孩子正确对待病症,积极接受治疗,抚平孩子产生的焦虑情绪。同时也要与孩子多沟通,消除自卑、焦虑的情绪和羞耻感,多安慰,多鼓励,树立孩子坚持治疗的信心,为进一步接受治疗提供保障。
2、建立良好的作息规律,让孩子晚餐后不要剧烈运动或过度兴奋,从而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和良好的睡眠质量。
3、尽早睡眠,保证孩子睡眠质量,养成睡前排尿的习惯。培养每日定时排便,排便时不看书,不干其他事情的习惯。
4、注意饮食规律:白天适当多饮水,睡前不再进食或饮水。尽量清淡饮食,食物应少盐少油,避免食用寒凉、高糖食物或饮料,不要饮茶水。晚饭尽量少吃西瓜、黄瓜、冬瓜、卷心菜等利尿食物。
如果发现孩子尿床并无改善,那么就要到医院就诊。
中医小儿遗尿又称遗溺,这一病症最早见于《素问-宣明五气篇》:“膀胱不利为痉,不约为遗溺”,可见此病病位主在膀胱。《素问·经脉别论》曰:“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可见此病与其他各脏腑也有联系。中医辨证中小儿遗尿多由于先天禀赋不足和后天脾胃失养,引起水液代谢、固摄障碍所致。中医治疗儿童遗尿症有独特的优势,不但能减缓患儿的病情,还能调理其体质。
深圳市中医院针灸科在诊治小儿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并有独到的见解,巧用内外兼治之法治疗儿童遗尿。根据儿童“肺脏娇嫩、脾常不足、肾常虚”的生理和病理特点,一针二灸三中药,共奏健脾益气、固肾缩尿之效,尤其是“于氏飞针疗法”以人为本,注重调神,三针组穴,轻巧进针,在治疗儿童遗尿时可减轻患儿疼痛,增强疗效。
参考文献:[1]eung CK,Sihoe JD,Sit FK,et al.Characteristics of primary nocturnal enuresis in adults: An epidemiological study [J] . BJU Int,2004,93(3):341-345.
[2]Yeung CK,Sreedhar B,Sihoe JD,et al. Differences in characteristics of nocturnal enuresis betwee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A critical appraisal from a large epidemiological study [J] . BJU Int,2006,97(5):1069-1073.
供稿来源:深圳市中医院一门诊针灸科刘永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