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是人体的“净化中心”,全天24小时运转、全年无休,也被称为人体的劳模器官。如此重要的器官,却十分能忍又沉默,即使受伤,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
肾脏,不轻易喊痛的器官
过滤血液、排泄废物、调节水分和电解质平衡,产生重要激素……这些都是肾脏的工作日常。在临床上,肾病早期症状都非常隐蔽,也被称作“沉默的杀手”。
肾脏内部并没有痛觉神经,当它觉得不舒服时,一般都在默默忍耐,大多数慢性肾脏病患者不会感觉到肾疼。但包在肾脏外面的被膜、输尿管等部位有痛觉神经分布,因此与这些部位有关的疾病可能会导致疼痛,如泌尿系结石、尿路感染、急性肾炎等。
代偿功能强大
门诊所见多数患者在初次就诊时,肾脏病已处于偏重阶段。其早期症状十分隐匿,可能仅是尿频、腰酸、水肿或轻度乏力,甚至部分患者在肾功能损失50%以上时才会出现症状。因此当出现不明原因眼睑水肿、下肢水肿、尿液中泡沫持续增多等肾病早期症状时,就要引起注意。
肾不好,全身连锁式衰老
尽管肾脏“能忍”,但并不扛造,过量饮酒、滥用药物、情绪失调、过度疲劳,都是导致肾脏早衰的因素。长期暴露在污染环境中,肥胖、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慢病得不到有效控制,也会让肾功能不断受损。
器官就像一副多米诺骨牌,一个发生衰老,其他器官也会产生连锁反应。
慢性肾脏病会导致心血管和/或大脑系统老化。临床观察也发现,慢性肾病患者通常伴有心脏病、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等合并症。
养肾,做好这8件事
做到以下几点,有助降低肾病风险,守护肾脏健康。
1)保持充足水分摄入
建议成人每日饮水1.5至2升,并根据运动量、天气等因素适当调整。不要等到口渴了才喝水,因为此时身体已经处于缺水状态。
2)别吃得太咸
如果血液中钠离子过多,会加重肾脏负担。尽量少吃腌制食品、咸菜等高盐食品,以及挂面、调味酱料、加工肉类等含有大量“隐形盐”的食物。
3)控制体重
肥胖是多种慢性疾病的温床,肾病就是其中之一。通过合理控制饮食和规律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可以有效控制体重,降低肾病风险。
4)戒烟限酒
吸烟和过量饮酒都是肾脏健康的敌人。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损伤肾脏血管,影响肾脏功能;酒精则会对肝脏和肾脏造成双重负担。此外,还应避免接触有害化学物质和重金属,如铅、汞等。
5)别滥用药物
使用任何药物前,都应仔细阅读说明书,特别是抗生素、非甾体抗炎药等易对肾脏造成影响的药物,更应谨慎使用。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避免自行增减剂量或随意更换药物种类。
6)保持良好心态
长期的精神压力和过度劳累也会影响肾脏健康。学会调节情绪,保持良好心态;合理安排工作与生活,避免过度劳累;可以通过冥想、瑜伽、散步等方式来放松心情,缓解压力。
7)每年体检不能忘
每年定期进行能反映肾功能的血检、尿检,以及超声等影像学检查,观察血流、功能指标和形态情况。40岁后或患有基础慢病者尤其要注重规律体检,适时评估器官健康状态。一旦发现肾小球滤过率、肌酐、尿素、血钾、血磷等指标出现异常,要及时就医。
8)“补肾”过头更伤肾
部分人会把乏力、睡眠不好、腰酸乏力、肌肉酸痛、食欲不佳等归因于“肾不好”,继而选择购买保健品“补肾”。其实,这些症状并非肾病专属,且部分保健品成分不明,补过了、补错了均会伤肾。
供稿来源:深圳市中医院肾病科一病区曹键
科普指导:深圳市中医院肾病科一病区 宋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