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常感到爬两层楼就气喘吁吁,或是总觉得胸口像压了块石头?这些可能都是呼吸功能发出的“求救信号”。呼吸康复,它不止是“深呼吸”那么简单,呼吸康复正是一套帮助我们重塑呼吸健康的科学方法,它通过运动训练、呼吸技巧指导、营养支持等多维度干预,让呼吸系统“重获新生”,是一套居家也能练的呼吸康复技巧。
一、居家也能练的呼吸康复技巧
呼吸康复最核心的部分是呼吸训练。腹式呼吸能唤醒沉睡的膈肌,让每次呼吸更深更稳;缩唇呼吸就像给呼吸装上“阀门”,用鼻子吸气、撅嘴呼气,能延长呼气时间,防止小气道过早塌陷。搭配有氧运动如步行、游泳,以及针对呼吸肌群的力量训练,能全方位提升肺部“工作效率”。
(一)腹式呼吸
1.病人取立位,体弱者亦可取坐位或半卧位。
2.左右手分别放在腹部和胸前。
3.吸气时用鼻吸入,尽量挺腹,呼气时用口呼出,同时收缩腹部,胸廓保持最小活动幅度,缓呼深吸。
吸气时腹部凸起——吸气时放松腹肌,膈肌收缩,位置下移,腹壁隆起;
吐气时腹部凹入——呼气时腹肌收缩,膈肌松弛,回复原位,腹部凹下,增加呼气潮气容积。
腹式呼吸法要领
要 领
思想集中全身放松
先呼后吸吸鼓呼瘪
呼时经嘴吸时经鼻
细呼深吸不可用力
每分钟7至8次,每次10至20分钟,每日2次,反复训练。
注意事项:
姿势正确;重在“呼”字;深而慢。
(2)缩唇呼吸法
增加呼气时的阻力,这种阻力可向内传至支气管,使支气管内保持一定压力,防止支气管及小支气管因为增高的胸内压过早压瘪,增加肺泡内气体排出,减少肺内残气量,从而可以吸入更多的新鲜空气,缓解缺氧症状。
缩唇呼吸法要领
站立或坐位。闭嘴经鼻腔缓慢地深吸气,吸气时间2至3秒,经嘴(呈吹口哨样)呼气,同时收缩腹部,4至6秒内将气体缓慢呼出。
吸气与呼气时间比1:2或1:3,以不头晕为度,呼吸频率16次/分为宜。
呼气力度:
呼出气流能使距口唇15至20cm处的蜡烛火焰倾斜而不熄灭。
(3)有效咳嗽动作
在呼吸康复过程中,有效咳嗽是排出呼吸道分泌物、保持气道通畅的关键技巧,它比普通咳嗽更有针对性和力量。
有效咳嗽的原理是通过合理控制呼吸和肌肉力量,增强咳嗽时的气流冲击力,从而更高效地清除痰液。
具体操作分三步:首先放松身体,坐直或站直,双脚平稳着地,让身体处于舒适稳定的姿势;接着缓慢深吸气,使空气充满肺部,此时腹部会微微隆起;最后,屏气2至3 秒,然后收缩腹部肌肉,像挤牙膏一样快速收缩膈肌,将肺部气体快速排出,同时发出 “哈” 的声音,带动痰液排出。
需要注意的是,有效咳嗽并非用力越大越好,过度用力可能导致胸部肌肉拉伤或头晕。对于术后、体弱或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应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日常练习时,可配合呼吸康复中的缩唇呼吸、腹式呼吸,让效果事半功倍,为呼吸健康保驾护航。
(4)扣背助排痰法
在呼吸康复中,除了有效咳嗽,扣背助排痰法也是促进痰液排出的有效手段。它利用物理振动原理,通过有节奏地叩击背部,使粘附在支气管壁上的痰液松动,再借助咳嗽将其排出体外。
扣背操作前,患者需采取舒适体位,如坐位或侧卧位。从肺底自下而上、由外向内、迅速而有节律地扣击胸壁,
叩击频率保持在每分钟40至50次,力度以患者不感到疼痛且能有效振动痰液为宜,每次扣背3至5分钟。扣背过程中,可鼓励患者进行有效咳嗽,让痰液排出更顺畅。
使用扣背助排痰法时,有诸多注意事项:饭后2小时内不宜进行,以免引起呕吐;皮肤破溃、骨折、严重心脏病患者禁止使用;婴幼儿和老年人扣背力度要更轻柔。此外,若痰液黏稠难以排出,可先进行雾化吸入稀释痰液,再配合扣背,能达到更好的排痰效果。掌握正确的扣背助排痰法,能为呼吸健康增添一份保障。
二、哪些人适合加入呼吸康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限制性肺疾病、慢性实质疾病、哮喘及其他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伴呼吸功能障碍、因手术/外伤所造成的胸部或肺部疼痛、支气管痉挛或分泌物滞留造成的继发性气道阻塞、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肌无力、严重骨骼畸形如脊柱侧弯等、新冠康复后持续存在呼吸功能下降者、甚至久坐办公室,常感到气不够用的亚健康人群也能从中获益,是居家也能练的呼吸康复核心技巧。
三、呼吸康复的主要禁忌症
1. 临床病情不稳、感染未控制。
2. 合并严重肺动脉高压或充血性心力衰竭、呼吸衰竭。
3. 训练时可导致病情恶化的其他临床情况,如:不稳定心绞痛及近期心梗;认知功能障碍;明显肝功能异常;癌转移;近期脊柱损伤、肋骨骨折、咯血等。
四、重要提醒:量力而行、安全第一
1. 训练方案应个体化。
2. 选择适宜环境训练。
3. 锻炼时或锻炼后如出现疲劳、乏力、头晕等,应该及时就诊。
4. 病情变化时务必及时调整方案。
5. 训练适度。
必要时可至深圳市中医院康复中心就诊,在专业医生或治疗师指导下进行进一步的、深层次的呼吸康复训练。
自由呼吸并非理所当然,它是生命活力的源泉,呼吸康复如同一把钥匙,助你打开顺畅呼吸的大门。无论你是患者还是关注健康的普通人,从今天开始练习科学的呼吸方法,找回畅快呼吸,让每一次呼吸都成为滋养生命的能量!
供稿来源:深圳市中医院康复中心 肖修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