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悬壶济世,传承中医,弘扬国粹

岭南人必看!抓住祛湿黄金期,破除痰湿体质,甩掉大肚腩!

发布日期:2025-08-15

医生,我天天喝凉茶/薏米水,为什么还是困重浮肿?”——这恐怕是90%岭南人的困扰!


真相揭露:凉茶只能清表热,反伤脾阳!

当湿气困在脏腑深处形成黏腻痰浊,必须用三伏天的“天时之力”破局!


岭南痰湿体质的三大源头

气候绑架:

1.湿从皮入,岭南地域年湿度>80% ,湿邪如隐形纱布裹住全身,毛孔常年开泄,湿毒直侵脾脏(中医“脾恶湿”)。

2.饮食“毒”搭配

凉茶 + 海鲜 = 寒湿锁中焦。

老火汤 + 空调 = 痰浊沉积内脏。

3.生活“造湿流水线”

熬夜(耗气),贪冷饮(伤阳),加之久待空调房(闭毛孔)。


中医认为,三伏天阳气旺盛

正是调理体质、祛湿减脂的黄金期!


中医将肥胖归因于“湿、痰、虚、瘀”等内因,强调“辨证施治”。夏季,特别是三伏天,人体新陈代谢加快,配合中医减重调理,可事半功倍:

一、中药内调:对症消脂

下面针对不同的中医证型推荐几个简易的汤饮供大家使用。

①胃热痰瘀型(易饿、便秘,舌苔黄腻):推荐荷叶山楂茶(荷叶5g+山楂3g),清热促代谢。

②脾虚湿阻型(水肿、乏力,舌苔白腻):推荐五指固本汤(五指毛桃20g+茯苓10g+炒薏苡仁15g,加瘦肉煲汤),健脾利水消肿。

③肝郁气滞型(压力大、失眠):

推荐玫瑰花陈皮茶(玫瑰3g+陈皮5g),疏肝解郁。

提醒:以上方剂均需专业中医师辨证后才能使用!


二、外治疗法:疏通经络

·耳穴压豆:抑制食欲的"生物开关"。

·腹部推拿:激活带脉,促排毒,促进腹部脂肪代谢。

·拔罐:作用于腹部及背部腧穴,升清降浊,改善气滞血瘀。

·艾灸(红炉拨筋罐、隔姜灸、悬空灸等):艾灸腹部、背部温经通络,祛寒湿。

·针灸埋线:疏通经络、抑制食欲、促进代谢以减重。


三、健康运动+规律作息:动静结合

·中医传统运动:晨起练习八段锦、太极拳,疏通经络,提升代谢。

·规律作息:晚11点前入睡,避免熬夜伤肝伤脾;早晨晒背15分钟,助身体阳气升发。



供稿来源:深圳市中医院康复中心 杜淑春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