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肝功能报告单,看到上上下下的箭头(↑↓)很多人就慌了。其实,这些箭头只是肝脏发给我们的“信号”。别慌!今天就带您科学解读肝功能报告单的关键指标,让您明明白白了解自己的“肝状态”。
一、肝脏“体检”到底在查什么?
核心四大功能:
一句话,看肝细胞是否受损、胆汁是否淤积、胆红素是否堆积、蛋白合成是否够用。对应血液里的四大类指标:
肝细胞损伤标志:
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胆汁淤积标志:
ALP(碱性磷酸酶)、GGT(γ-谷氨酰转移酶)、TBA(总胆汁酸)
胆红素代谢:
TBIL(总胆红素)、DBIL(直接胆红素)、IBIL(间接胆红素)
肝细胞损伤标志:
TP(总蛋白)、ALB(白蛋白)、GLB(球蛋白)、A/G(白球比)
二、关键指标怎么看?
箭头背后的含义
三、看到异常,下一步怎么做?
1. 先排除“假阳性”
• 抽血前熬夜、饮酒、剧烈运动、脂肪肝、感冒发热、某些药物(他汀、抗生素、解热镇痛药)均可导致ALT、AST、GGT轻度升高。
• 建议避开上述干扰因素,空腹8至12小时后复查一次。
2. 区分“轻、中、重”
• 轻度升高(<3倍上限):常见于脂肪肝、轻度药物或酒精影响。
• 中度升高(3–5倍):考虑急性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损伤。
• 重度升高(>5倍或上千):警惕急性肝衰竭、重症药物肝损伤,立即就诊。
关注程度:指标显著升高(如转氨酶>正常值5倍)、持续异常或多项指标联合异常,尤其伴有乏力、食欲不振、恶心、腹胀、尿黄如茶、皮肤巩膜黄染等症状时,务必及时就医!
3. 联合其他检查找病因
医生会结合您的病史、症状、体征以及其他检查(如肝炎病毒标志物、腹部B超/CT/MRI、自身免疫抗体等)综合判断病因(是病毒性肝炎?脂肪肝?酒精肝?药物肝?胆道问题?还是其他全身性疾病?)。
• 病毒学:乙肝两对半、HBV-DNA、抗-HCV等。
• 影像学:腹部B超/CT/MRI看是否有脂肪肝、胆道结石、肿瘤。
• 自身免疫:抗核抗体、抗线粒体抗体等。
• 必要时肝穿刺活检明确诊断。
注意:明确或怀疑肝脏疾病,应到肝病科专科就诊,制定诊疗方案,不要随意自行口服药物。
肝功能报告单是了解肝脏健康的重要窗口,箭头≠判决书。看懂关键指标(ALT/AST, ALP/GGT, 胆红素, 白蛋白)的意义,能帮助您初步判断问题方向。
面对异常结果,既要避免过度恐慌,也要有足够的重视。单次轻微异常可复查确认;持续、明显异常或伴黄疸、乏力、腹胀等症状,应及时到肝病科就诊。把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您只需做到:读懂信号、及时复查、规范就诊、健康生活方式。守护“沉默的劳模”,肝脏,从今天开始。
供稿来源:深圳市中医院肝病科 钟伟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