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悬壶济世,传承中医,弘扬国粹

食在重阳,饮食要注意哪些?

发布日期:2025-10-30

重阳节正值秋末冬初,气候“燥”与“凉”并存,易引发“秋燥”。中医认为“肺为娇脏,喜润恶燥”,燥邪易伤肺,导致干咳、咽干、声音嘶哑等问题,若不注意调养,可能迁延成慢性呼吸道疾病。因此,防秋燥、润肺阴成为重阳饮食养生的关键。


(一)防秋燥,润肺为先

饮食上应避免辛辣、燥热、熏烤类食物,以免耗伤津液。宜多食芝麻、核桃、杏仁、萝卜、荸荠、梨、银耳、百合、莲藕等润燥之品。可适当食用酸味水果如山楂、葡萄,以助收敛肺气。推荐以下几款食疗方:

百合雪梨银耳羹

功效:滋阴润肺,生津安神。

食材:鲜百合20克,雪梨1个,干银耳1朵,冰糖适量。

做法:

1. 银耳泡发撕小朵,雪梨连皮切块;

2. 银耳、百合加水慢炖1小时;

3. 加入梨块、冰糖再炖20分钟即可。

适宜:干咳、皮肤干燥、睡眠不佳者。


川贝炖雪梨

功效:清热化痰,润肺止咳。

食材:雪梨1个,川贝母粉3至5克,冰糖适量。

做法:

1. 雪梨切开顶部,去核成盅;

2. 放入川贝粉与冰糖,盖上梨盖,牙签固定;

3. 隔水蒸30至40分钟,至梨肉软烂。

适宜:秋燥引起的燥咳、热咳。


百合知母汤

功效:清心润肺,除烦安神。

食材:百合7枚,知母约三两。

做法:

1. 百合浸泡一夜,煎至半量滤汁;

2. 知母另煎至半量滤汁;

3. 混合两汁再煎,分两次温服。

适宜:心肺阴虚、虚热内扰者。

注意:知母性寒,脾胃虚寒者慎用。


(二)茶饮与日常调摄

皮肤干燥、口干便秘者,可晨起饮淡盐水,睡前喝蜂蜜水,以润燥通便。

阳热躁动或肝肾亏虚者,可适当食用乌梅、柠檬、柚子等酸味食物,助气机收敛,如桑菊茶、乌梅甘草汤,生津止渴,宜于秋日饮用。


(三)老年养生以补益为主

老年人往往阴精亏虚、阳气不足,食补宜温润平补,可适量食用核桃、枸杞、黑芝麻、板栗等,滋肾益精,增强体质。


重阳节是我们顺应自然、开启秋冬养生的良机。通过合理饮食,润肺防燥,补益身体,筑起健康的防护屏障,为平稳入冬打下坚实基础。



供稿来源:深圳市中医院感染性疾病科 谢少芬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