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悬壶济世,传承中医,弘扬国粹
医院动态
了解深圳市中医院最新资讯

以人为本、医乃仁术——深圳市中医院脑病与心理病科中医人文素养沙龙顺利开展

发布日期:2022-08-01

7月28日,深圳市中医院脑病与心理病科中医人文素养沙龙顺利开展。本次沙龙由秦秀德主任医师组织,“三名工程”张伯礼院士中医临床团队专家华声瑜教授主持。



活动中,秦秀德主任医师介绍了深圳市中医院一院四区的整体规划及脑病与心理病科的发展历程。他表示,目前深圳市中医院心理学科建设不足,心理门诊、病房需要的场地、设备等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全科医务人员在有限的条件下仍尽力满足心理疾病患者的就医需求,为患者提供焦虑、抑郁、失眠等身心相关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及心理治疗。


同时,秦秀德主任医师提到,脑病与心理病科看诊的焦虑抑郁患者较多,这部分患者由于情绪因素,与医生容易产生医患矛盾。所以提高医患沟通能力,减少医患矛盾产生是医护人员共同面对的挑战。



华声瑜教授强调了中医人文素养的重要性及如何提升医患人文关怀的能力。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源远流长,早在《易经》一书中便有“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等诸多对人文思想的阐述,而医者在古代更有“仁爱之家”之雅称,以人为本、仁心仁术等医学人文思想贯穿始终。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人们对健康服务的需求进一步提升,医患关系一度紧张,医疗纠纷不断涌现。医师人文素养的培养对构建和谐文明的医疗秩序至关重要。


华声瑜教授提到了查房时诊治的一位患者。该患者脑梗后症状有些加重,因此情绪很紧张,血压也升高了,华声瑜教授运用专业的知识,通俗易懂地跟患者解释了脑梗死的发生、发展、预后。患者听完之后,对自己的病情有了全面的了解,表示华教授和蔼可亲的态度、深入浅出的讲解极大地缓解了自己紧张担心的情绪。


廖光荣护士长有多年的临床工作经验,她提到,医护对所有患者要一视同仁。尽管从专业角度来说,患者的病情有轻有重,但对患者自身来说,自己的事情是最重要的,自己的病情是最紧要的。医护首先要倾听,详细了解患者的诉求之后再根据情况尽可能帮助患者解决问题。比如焦虑抑郁患者对床位、环境不满意,在有限的条件下,尽可能帮助患者协调。处理患者的任何事情要有首有尾,不管是否解决,最后都要进行答复。此外,尽量避免命令式语气,从患者角度进行劝说,患者可能更容易接受。医护与患者产生矛盾时,应帮助患者冷静,最好换一个人进行沟通,有利于患者情绪平复。


秦秀德主任补充到,医者仁心,对病人需要有耐心,语言要温和,态度要和蔼,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作为医生,要时时重温希波克拉底宣言,《大医精诚》,病人有很多诉求与痛苦,要有 “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感同身受的心,以极高的责任心、极强的同理心宽慰病人。


华声瑜教授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总结,一方面要提升医生自身的专业素养,用专业的知识和技术诊治患者,为患者解除病痛的良好疗效才是医患关系和谐的根本。另一方面,慢性病患者病情缠绵难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中医诊病因人制宜,一人一方,对患者的关怀方式也应一人一方,对于患者不同的病情、脾气秉性、生活环境,有针对性地进行劝慰、疏导,才能形成良好的医患互动模式。


“医乃仁术”是中医文化的内核,以人为本,仁心仁术,将人文关怀贯穿于临床实践,是医护人员毕生的功课。本次中医人文素养沙龙活动落下了帷幕,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促进和谐医疗环境建设道阻且长,仍需不懈努力!


供稿:深圳市中医院脑病与心理病科  王旭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