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悬壶济世,传承中医,弘扬国粹
医院动态
了解深圳市中医院最新资讯

肝病科影响力再提升 牵头制定行业指南

发布日期:2022-10-30

2022年10月17日,肝病科主任童光东牵头制定的中华中医药学会《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医诊疗指南》临床问题专家论证会召开,标志着肝病科牵头制定《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医诊疗指南》工作正式启动。



据悉,脂肪肝在我国的发病率近30%左右,已成为全球及我国第一大肝病,但目前全球尚无治疗脂肪肝的化学药物上市,主要原因非酒精性脂肪肝属代谢相关疾病,与代谢综合症相关,单一靶点药物难以解决复杂病理问题,中医药复方具有多靶点作用,因而非酒精性脂肪肝是中医优势病种之一,但相关的中医药诊疗指南已近15年没有更新,不能指导现在的中医临床实践。


为更好发挥中医药在肝病治疗中的特色优势,肝病科童光东向中华中医药学会申报制定《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医诊疗指南》的项目。经过多次遴选,该项目从全国103个指南申报项目中脱颖而出,成为53个最终立项的指南之一,于2022年7月正式立项。


指南立项后,牵头人童光东主任邀请了全国中西医肝病领域知名专家43位,包括西医“非酒精性脂肪肝指南”牵头人范建高、施军平及袁平戈、成军等,中华中医药学会肝胆病分会主任委员李秀惠及周大桥、高月求、赵文霞、冯琴等中医专家,成立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医诊疗指南》起草专家组。


按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团体标准制定管理规定,以及指南修订工作计划,通过前期问卷、访谈等,共收集到21位专家对指南提出的50多项修改意见,涉及7个理论问题与9个临床问题。10月17日,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医诊疗指南》临床问题专家论证会上,专家组最终确定了指南制定的临床问题。接下来,项目将进入“文献检索”阶段。按计划,整个指南修订工作从启动到发布将历时1年。



牵头制定国家级指南要求牵头人和牵头科室在本专业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在童光东主任带领下,肝病科2018年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全国脂肪肝规范诊疗中心”,2019年成为“广东省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2021年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发布的中医医院学科(专科)学术影响力排行榜中位列中医肝胆病学科影响力第7名,是全国知名的中医肝病专科,在中医药诊治脂肪肝方面走在全国前列。该科曾在《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上发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华南区中医肝病诊疗中心联盟制定的“肝癖(非酒精性脂肪肝炎)诊疗方案”,2022年又在《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上发表“积聚(肝硬化代偿期)中医诊疗方案”。今年6月,肝病科还牵头完成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遴选中医优势病种“肝积”的评价及推荐工作。该项工作成果顺利通过23位中西肝病与方法学专家的评审,获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批准。


供稿:深圳市中医院肝病科  韩志毅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