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我带着兴奋又忐忑的心情到达龙川。兴奋之处在于很高兴可以利用自己的工作能力为深圳市中医院“组团式”帮扶工作贡献一份力量;忐忑之处在于担心自己能力仍有欠缺,不能很好地完成工作任务。短暂3天的居家监测后,我来到龙川县中医院报到。在医院领导的支持下,我快速投入到对该院内二科即呼吸与危重医学科的帮扶工作中。
在与科室叶主任交流后,得知科室气管镜室筹备工作已基本就绪,待支气管镜、洗消机等设备完成验收就可以开展该项检查。但科室人员气管镜技术能力略显薄弱,仅1名医生曾到外院专修气管镜。我曾至广州市呼研所专修气管镜技术,返回本院后在科室上级指导下可独立进行常规气管镜检查、肺泡灌洗、刷检、活检等项目。内二科叶主任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便指派我指导科室医生开展气管镜检查工作。
我从以下几点开展工作。第一是筛选合适病人。由于气管镜室设备限制,目前仅能开展常规气管镜检查及肺泡灌洗术,我将病人范围定位在病原学不明的肺部感染患者。由于医院检验科设备受限,很多灌洗液送检项目无法开展,包括G试验、GM试验、隐球菌抗原等项目。对于病原学不明的肺部感染患者行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 非常必要,但昂贵的费用当地很多患者无法承受。第二项工作便是补缺检验项目短板。我立刻向帮扶组队长汇报,积极与医院沟通申报新检验项目,成功将更加优惠的病原靶向测序(tNGS)纳入HIS系统收费。第三是指导科室医生操作技术,包括前期的CT阅片、病灶定位,操作过程中的技术要点,报告书写等。
在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气管镜室顺利揭牌启用。很快我们就迎来了第一例患者,病房一例反复高热患者,胸部CT提示患者双肺多发病灶,结合临床资料,考虑混合感染(细菌和结核或非结核分枝杆菌),给予抗细菌治疗后热峰下降,但反复低热。后经支气管镜检查,取得肺泡灌洗液后行mNGS检查确诊另一块感染病原体为结核分枝杆菌,后续规范予抗结核治疗。这一例患者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信心,我们陆续对多例病原学不明的肺部感染患者进行了气管镜检查,都获得了病原学的明确诊断,为临床治疗带来巨大帮助。
气管镜室逐步走向正轨,我很高兴能为龙川县中医院气管镜室的建设工作添砖加瓦。但我的下乡工作才刚刚开始,我必将拿出更高昂的工作热情,尽我的所能去帮助科室发展进步。就如内二科叶主任所说,我希望我这一年的下乡帮扶工作,不仅给他们留下一段美好的记忆,也给自己留下一段值得铭记的时光。
供稿:呼吸与危重医学科 吕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