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悬壶济世,传承中医,弘扬国粹
医院动态
了解深圳市中医院最新资讯

谈小儿脾胃的防治——深圳市中医院脾胃病科“中医内涵提升计划”第七讲

发布日期:2022-12-12

深圳市中医院脾胃病科“中医内涵提升计划”旨在提升临床医生的中医诊疗水平,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自启动以来,已成功举办6届,形成了中医大家与青年才俊思想交流碰撞的学术盛宴,深受中医同道喜爱。正所谓“守正创新”,中医大家的独到经验提纲挈领,对同仁往往有“拨云见日”之效,亦为中医临床创新做出了指引。



2022年11月9日,深圳市中医院脾胃病科“中医内涵提升计划”第7期圆满举办。本次活动邀请了著名中医儿科学专家、深圳市首批名中医、江西省名中医朱锦善教授进行授课。朱锦善教授是一代名医“北京小儿王”王伯岳先生的传人,20年来致力于中医儿科学术研究,在中医药防治儿科疾病领域具有极深的造诣。



朱锦善教授以“谈小儿脾胃的防治”为题,细致阐明了自宋代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到金元张元素再到明代万全《幼科发挥》的中医儿科学发展简史,指出“脾主困与脾常不足”是儿科辨证论治的关键。他结合自身临床医案,详细解读了儿科脾胃生理病理、治法要点;主张不拘于形,灵活搭配经方与时方,放手用之常效若浮鼓,其总结的儿科脾胃病治疗的“三方三昧”取诸家之所长,直击小儿腹泻、消化不良之病所。现场妙趣横生,听众反响热烈。朱锦善教授展示了王伯岳老先生临证教诲作为结语,王老指出:夫为医者,“能治病救人,能精通理论,能写大块文章。具此三能,便是全材”。拳拳之心,令人动容。



课后,脾胃病科内镜中心郭绍举主任就本次授课作出总结,鼓励科室同仁积极向朱锦善教授学习,不仅学习临证之术,更应学习朱教授治学严谨、孜孜不倦的学术精神,在中医学习上当勤求古训,研习经典,回本归源,才能更好传承中医药精华。同时也要“知行合一”,在临床工作中反复打磨,向他人学习,向患者学习,方能有所寸进。与会人员纷纷表示获益匪浅,感谢科室提供提升中医内涵的学术平台,并期待下一期的课程。


供稿:深圳市中医院脾胃病科 王翼天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