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广东省委省政府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决策,落实省委组织部、省卫生健康委“组团式”紧密型帮扶工作要求,推动我省基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本人于2021年6月28日开始入驻岭南古城——龙川县中医院,开启了为期一年半的“组团式”帮扶工作,2022年12月底圆满完成第一轮帮扶工作任务。
作为一名19年党龄的共产党员,接到工作通知时,我感受到组织的信任和肩上的责任。同时作为老年医学科的一份子,在科室人员紧张的情况下,我得到了科室领导和同事们对帮扶工作的全力支持。经过1年半的基层工作,帮扶专家团队填补了龙川县域范围内的多项医疗技术空缺,带去了管理、医疗、科研、教学等多方面的经验,受到当地群众的热情欢迎和龙川县中医院同事的一致好评,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中共河源市委组织部、深圳对口帮扶河源指挥部于2022年12月21日对深圳帮扶河源医疗卫生机构工作队多位同志进行了通报表扬。
一、突出责任担当,践行向党初心
帮扶团队除了查房、门诊、带教的日常工作,队员们利用周末休息时间,保证了每月1-2次的下乡义诊,送医送药送专家服务下乡镇,提升群众就医体验。一年半的帮扶时间里,队员们的足迹踏遍龙川县近20个乡镇村落,义务服务千名当地百姓,采用义诊加健康宣教、科普宣传、培训村医的工作模式,全面提升村民的健康意识,得到当地老百姓的高度赞誉。
二、提高医院管理水平,全力开展“三个中心”建设
针对龙川县中医院提升危急重症患者救治能力的需求,帮扶团队全力开展“三个中心”的建设——危险性上消化道出血急诊救治快速通道、呼吸与危重症中心、胸痛中心。从规范救治流程、梳理救治细节、应急抢救演练、医务人员培训到全程参与评审,经过两院同事的共同努力,危险性上消化道出血急诊救治快速通道已通过基层版评审,呼吸与危重症中心也已通过网络审核,胸痛中心于2022年6月22日经广东省胸痛中心协会专家组评审验收,达到广东省胸痛中心建设标准,成为河源市首家通过胸痛中心省级验收的中医医院。
三、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力创三甲
帮扶团队在龙川县中医院的第一个任务是:提升医疗质量,争创三甲。以评促建,提升整体医疗水平。团队以医疗质量为核心,鼓励临床科室开展新技术,全面促进中医特色治疗的专科差异化应用。加强专科化建设,细化门急诊患者入院归口管理,帮助内一科、内四科完善学科建设,争创市级重点专科。对照三甲医院评审标准中的核心指标,严格把控病历质量、中药饮片使用率、门诊非药物疗法应用率等,实现23个核心指标均达到三甲标准。2022年8月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省中医药学会专家组对龙川县中医院三甲工作进行拟评,评审专家对创三甲工作表示充分肯定并给予推荐参加三甲评审的书面意见。
四、强化优势学科竞争力,展现传统中医药疗效
龙川县中医院针灸康复科是国家级基层中医特色专科、医院重点打造的中医特色专科,但科室容量不足,就医环境设施陈旧,新型医疗设备购置不完善,患者就医体验需进一步提升。在深河指挥部、深圳宝安驻龙川工作组的大力支持下,团队为医院申请落地200万元资金,建设“龙川县中医院颈肩腰腿痛中心项目”。
帮扶专家结合专业特点坚持每周至少1天专家门诊,并在各临床科室开展查房、教学等工作,建设中医特色治疗示范点,开展中医临床思维小讲课,在公众号发表中医科普文章,对各系统疑难病症采用中医中药治疗,赢得了当地患者对中医疗效的信任,收获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将专家诊室搬到家门口,切实减轻了当地群众外出就医的负担,为实现“大病不出县”提供中医药治疗策略。
2022年12月,在帮扶工作圆满结束之时,正逢新冠医疗救治工作高峰,老年医学科所有医护人员在程红主任、唐海玉护士长的带领下做到轻伤不下火线,全力救治新冠高龄、危急重症患者。本人在接到返院工作命令后,立即返回科室,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全力投入救治工作中。当看着一个个危重患者转危为安时,我为全科室同事的通力合作、无私付出感到骄傲,更为自己是深圳市中医院和老年医学科的一份子深觉自豪。
“同饮一江水”是深圳、龙川两地割不断的帮扶情谊,本次帮扶任务的圆满完成是这一工作阶段的“终点”,也是全新工作阶段的“起点”。衷心地感谢医院和科室在工作过程中给予的信任与支持,感谢队友和家人一路上的包容与付出。
供稿:深圳市中医院老年医学科 范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