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圳市中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成功完成多例经支气管镜气道内肿物切除手术。术后患者胸闷、呼吸困难的症状缓解,为抗肿瘤治疗赢得时间和机会。
52岁的潘女士,因“咳嗽伴活动后气喘2月余,发现肺部阴影1月余”入院治疗。检查发现,其右肺下叶背段脊柱旁可见一团块影,局部支气管阻塞。如肿块进一步增大,可能完全阻塞右肺支气管而出现严重呼吸困难。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呼吸内镜团队在全麻下为其行支气管镜介入手术,将气道内肿物切除,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患者胸闷、呼吸困难症状缓解。病理提示肿物为乳头状腺癌,未发现远处转移,有进一步手术治疗的机会。
68岁的徐先生,因“咳嗽咳痰间作1年余,加重伴咯血1月”入院治疗。检查发现,其右肺上叶不张,右主支气管中远段管壁增厚伴狭窄,右肺上叶支气管截断,右肺门处见类圆形软组织肿块影,考虑为右肺上叶中央型肺癌并阻塞性肺不张。呼吸与危重症学科呼吸内镜团队在全麻下为其行支气管镜介入手术,将气管内肿物切除。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患者胸闷、呼吸困难缓解。病理提示肿物为鳞状细胞癌,目前给予化疗联合中医药治疗。
支气管镜介入手术通过支气管镜在气管内运用高频电刀、电圈套器、氩等离子体凝固(APC)、CO2冷冻、激光等技术将气道内肿物切除。手术过程中易出现大出血导致窒息,风险性较高,但能对气道内良恶性肿瘤、气道狭窄及晚期肿瘤累及气道的患者起到治疗效果,为后续规范、个体化治疗赢得时间。
经过连续几年派骨干人员前往应急总医院、广州呼研所进修学习呼吸介入专业知识,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建立了成熟的呼吸内镜团队,拥有最新高清电子支气管镜系统及超声内镜系统、氩气冷冻消融系统,常规开展包括超声支气管镜穿刺活检(EBUS-TBNA)、径向超声支气管镜检查、Lungpoint导航引导外周病变活检、气管内支架置入、气道狭窄球囊扩张,以及经支气管镜下高频电刀、电圈套器、APC、CO2冷冻等。截至2023年4月,该团队已成功通过支气管镜介入手术帮助5位危重患者疏通气道,带来新的生机。
供稿:深圳市中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唐明文、陈珠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