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市卫生健康委关于2023年深圳市引进中医药高层次医学团队立项的通知,深圳市中医院肾病科申报的“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张勉之教授补肾活血法防治慢性肾脏病临床研究与转化应用团队”正式立项。今后5年,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张勉之教授团队将从临床、教学、科研等多方面对深圳市中医院肾病科进行帮扶。期间,以加强硬件基础建设、推动人才队伍构建、完善专科专病建设、提升学术水平四个方面为着力点,全面提升深圳市中医院肾病科临床与科研水平,造就肾病科更高的知名度及影响力,满足患者的诊疗需求。推动深圳市中医肾病的传承创新发展,使专科学术水平有较大提升,达到省内知名,国内领先。
深圳市中医院肾病科于1995年组建,先后被评定为深圳市重点医学专科,广东省中医重点肾病专科,深圳市中医特色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国家临床重点学科(中医专业)、广东省高水平专科,为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深圳市中医药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和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专科开设两个病区,开放床位 87 张。目前科室共有医护及科研人员 113 人,其中广东省名中医 1 名,深圳市名优中医 4 名,博士生导师 6 名,硕士生导师 15 名,医学博士 18 名。现已开展血液透析、血液滤过、血液透析滤过、血液灌流、血浆置换、连续性血液透析净化治疗、腹膜透析、肾穿刺活检等技术。本学科先后主持或承担国家“973”子课题 1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8 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国家级、省市级课题 50 余项,总科研经费约 3200万元;主编学术专著 16 部;授权专利 10 余项;获国家、省市级科技进步一等奖 1 项、二等奖 4 项,三等奖 6 项;近三年发表科研论文 50 余篇,其中 SCI 论文 30 余篇。
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肾病科前身是1984年成立的天津市中医院肾病科,目前专科开放床位99张,作为医院支柱科室,肾病科拥有肾病一科、肾病二科、肾病三科(肾病重症监护室)共三个临床科室及血液净化中心。多年来,在国医大师张大宁教授的带领下,肾病学科的各项工作发展迅速,先后获批国家中管局“十二五”、“十三五”重点专科建设单位、优势病种及临床路径协作组成员单位,2013年6月被国家卫计委批准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肾病)建设单位,2018年被批准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2019年被评为天津市优秀中医重点专科。2022年被评为天津市优势重点专科。
团队带头人张勉之,肾内科博士,中医学博士后,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天津医科大学等共三所大学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首届天津市名医,天津市名中医,北京“亦麒麟”领军人才。现任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副院长,兼任天津市中西医结合肾脏病会诊中心主任、香港中文大学中医学院访问教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特聘教授、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补肾活血法分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作为第一、二完成人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10项;承担国家级课题8项,省部级课题7项;获得4项国家发明专利;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专业论文160余篇,发表SCI文章30余篇;主编出版专著11部。
在合作期内,深圳市中医院肾病科将于合作团队从“补肾活血法”治疗原发性肾脏病(IgA肾病、膜性肾病)理论及技术的集成创新研究、“补肾活血法”治疗代谢相关肾脏病(糖尿病肾病、高尿酸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补肾活血法”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循证与转化应用研究、“补肾活血法”治疗透析(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相关并发症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构建深圳市中西医结合肾脏疑难病会诊中心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合作,对张大宁国医大师“补肾活血法”在肾脏病中的应用从临床与基础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全面提升深圳市中医肾病的专业技术水平,更好的服务深圳市民。
供稿来源:深圳市中医院肾病科一病区 宋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