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使命担当】
深圳市中医院肝病科1990年成立以来,始终以党建引领学科发展,赓续红色基因,凝聚医者初心。科室将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以“传承中医经典、勇攀医学高峰”为使命,先后获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重点学科、华南区中医肝病诊疗中心等五大国家级名片,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力量之一。
【核心亮点速览】
▶ 全国中医肝胆病学 TOP5(2024 年中国中医科学院排名)
▶ 华南区 "双国家级" 肝病诊疗中心(重点学科 + 重点专科)
▶华东南中医肝病诊疗中心联盟理事长单位
▶深圳市中医肝病会诊平台牵头单位
▶ 拥有 国家中管局三级实验室 + 150 张床位 + 8.5 万 / 年门诊量
▶ 独创 7 大院内制剂及协定方 + 4 大亚专科诊疗体系
【学科发展历程】
1990年 肝病科成立
1998年 获批广东省中医重点专科
2001年获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
2012年 获批国家卫生部临床(中医)重点专科
2018年获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华南区中医肝病诊疗中心
2019年 认定为广东省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
2022年 认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优势专科
2022年 学科排名跃居全国第五
2023年 获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
2024年学科全国排名第五
【五大国家级名片】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中医肝胆病学)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华南区中医肝病诊疗中心
✓ 国家临床肝病重点专科(中医)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优势专科
【三十五载奋进路,中医特色耀华南】
作为全国中医肝病学科TOP5(2024年),科室以“中医为本、守正创新”为核心理念,打造病毒性肝炎、非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四大亚专科体系,形成“预防-诊疗-康复”全链条中医特色服务模式,牵头制定多项国家级诊疗指南,辐射华东南6省,引领区域肝病诊疗标准化。
深圳市中医院肝病科于1990年成立,历经35年的发展,科室现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中医肝胆病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华南区中医肝病诊疗中心、国家临床肝病(中医)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肝胆病学重点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优势专科、广东省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广东省中医重点专科、深圳市优势学科、深圳市中医临床重点专科。专科是全国肝病协作组副组长、肝硬化病种协作组组长单位、广东省中医肝病重点专科技术协作组组长单位,牵头制定了本专业“积聚”(代偿期肝硬化)住院临床路径、《非酒精性脂肪肝性肝病中医诊疗指南》、华东南中医肝病诊疗中心《肝癖(非酒精性脂肪肝)中医诊疗方案》、《积聚(肝硬化代偿期)中医诊疗方案》、《鼓胀(肝硬化失代偿期)中医诊疗专家建议》,并组织肝病协作组成员单位实施,是广东省唯一的区域性肝病诊疗中心,华东南6省(广东、广西、海南、江西、安徽、福建)中医肝病诊疗中心联盟理事长单位;2022年获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优势专科;2022年、2024年中国中医科学院全国中医学科(肝胆病学)排名第5。
目前,专科拥有 3 个病区,配备医护人员 64 名。其中,国家级领军人才 1 人,地方级领军人才 1 人,广东省名中医 2 人,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 1 人,深圳市名中医3人、深圳市优秀中医 1 人,博士生导师 7 人,硕士生导师 12 人,博士 18 人,硕士 8 人。护理团队中,有英国硕士 1 人、副主任护师 3 人,护理人员共46人。整体医护人才团队结构合理,能够满足科室未来发展需求。
专科3 个病区开放床位 150 张,设有门诊诊室 6 间。每年出院人数达 2800 余人次,门诊量为 8.5 万人次。专科还拥有多个专业实验室及检测室,包括肝病实验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1 个、深圳市中医肝病重点实验室 1 个、人工肝室及 FibroScan 检测室各 1 个 。在科研方面,专科主持国家 “十一五”、“十二五” 及 “十三五”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优势病种突破项目、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区域联合重点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及市级等重大科研项目 100 余项,发表学术论文 400 余篇,荣获国家及省市级科技奖励 20 项。
专科始终坚持中医药特色,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围绕病毒性肝炎、非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4 个亚专科,研发了肝乐颗粒、补肾疏肝方、补肾清透方、软肝颗粒、复方叶下珠、芪术抗癌方、疏肝消脂方等一系列院内制剂及协定处方,致力于肝癌、肝硬化、脂肪肝、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肝衰竭及自身免疫性肝病等肝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精研岐黄克肝疾,仁心普惠护苍生。面向未来,科室将以建设“国家级中医肝病区域诊疗中心”为目标,深化“医教研产”协同发展。以中医经典为根基,深耕肝病诊疗技术;以患者为中心,践行“疗效为本、服务至诚”的中医人文关怀,打造“精准化、全周期、有温度”的医疗服务体系。
学术带头人
周大桥,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级领军人才,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国医师奖、广东省名中医、鹏城杰出人才奖、深圳市名中医等荣誉;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肝胆病专业委员会名誉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肝病委员会副会长,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肝胆病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等学术兼职。
学科带头人
童光东,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美国Thomas Jefferson大学访问学者,广东省名中医,深圳市政府津贴专家,地方级领军人才,深圳市首届卫生健康杰出贡献奖,深圳市首届十大杏林名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肝胆病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肝病分会副会长、华东南中医肝病诊疗中心联盟理事长、广东省与深圳市中医肝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
后备学科带头人
贺劲松,副院长,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美国Temple大学访问学者,哈佛大学医学院校友,深圳市名中医。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肝胆病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中医内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深圳市中医药学会肝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深圳市医师协会肝脏病分会副会长等职。
学科顾问
周小舟,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美国长岛犹太医学中心访问学者,深圳市名中医。现任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专业委员副主任委员、深圳市医师协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
科室负责人
邢宇锋,科室副主任(主持工作),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深圳市中医院肝病科党支部书记、国家中医肝病重点专科、重点学科研究室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华南区中医肝病诊疗中心副主任。深圳市中医药领军人才、深圳市高层次人才、广东省首批杰出青年医学人才、深圳市卫健委菁英人才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国医大师徐经世教授、全国名中医赵文霞教授、广东省名中医周大桥教授学术继承人。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肝胆病分会常务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肝病分会副秘书长、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编委等。主持或参与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科技重大专项等国家级、省市级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获国家及省市级成果奖8项,出版专著3部。
魏春山 肝病科一病区主任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
韩志毅 肝病科二病区主任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博士、 硕士研究生导师
供稿来源:深圳市中医院肝病科钟伟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