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4日,由深圳市医学会病理学分会、深圳市医师协会病理医师分会、深圳市抗癌协会病理学分会联合主办,深圳市中医院病理科组织承办的2024-2025年度第七期“深圳市疑难病理读片会”圆满举行。本次会议采用线上形式,汇聚全市医疗机构143名病理精英,特邀上海瑞金医院病理科主任王朝夫教授担任首席点评专家。会议聚焦8例高难度骨与软组织肿瘤病例,通过数字化切片共享、多中心思维碰撞,推动深圳病理诊断水平迈向新高度。
深圳市中医院病理科作为该系列读片会的组织承办单位,高效协调全市切片收集与数字化扫描,保障云端读片平台稳定运行,提供疑难病例诊断技术支撑,通过数字化切片云端共享(会前一周开放提前阅片),以专业的组织力赢得与会单位高度评价,为每例病例构建规范化、个体化的诊断路径,强化病理对临床治疗的决策支持作用。
本期读片会由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病理科主任刘俊茹教授和深圳大学总医院病理科主任孟宇宏教授主持,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马红梅医生、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吴瑞暖医生、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孙雪睿医生等担任主发言人。来自龙岗区中心医院、光明区人民医院、罗湖区人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第八医院、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以及市中医院共8家单位分享了8例极具学习价值的疑难病例。
其中,深圳市中医院病理科的刘凌云医生分享了一个极具价值的骨纤维结构不良样釉质上皮瘤病例。这是一种相对罕见且具迷惑性的骨肿瘤,其诊断需要病理医生具备扎实的形态学功底、精准的免疫组化判读能力以及对疾病本质的深刻理解,需要综合考虑临床、影像学和病理学等多方面因素。刘凌云医生详细地介绍了该病例的临床病史、影像学特征以及病理形态学表现,为与会者提供了全面而深入的病例分析。
会议特别邀请到国内病理学界权威专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病理科主任王朝夫教授进行点评。王教授对该病例给予了高度关注,并进行了深入浅出的系统剖析。“认识疾病要有系统性:从胚胎发育理解胫骨独特性!”“不要满足于诊断,要成为明明白白的病理医生!”他的点评不仅让在场的医生们对骨纤维结构不良样釉质上皮瘤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为今后类似病例的诊断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深圳市疑难病理读片会主办方代表和总负责人邵牧民主任在总结讲话中表示,感谢全市病理同仁的积极参与,感谢各医院提供的精彩病例,感谢专家们的点评分析。邵主任强调,疑难病理读片会是提高病理诊断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通过具体病例的分享,拓宽诊断思路,学习新技术,了解新进展,提高精准诊断水平,能够更好为患者服务。
深圳市中医院病理科始终以 “规范诊断、赋能临床” 为目标,将读片会打造成科室例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彰显了在推动全市病理学科发展中的责任与担当,也展现了科室医师积极学习、追求卓越的专业精神。此次读片会的成功举办,是医院病理科长期以来致力于提升病理诊断水平的一个缩影。作为坚持多年的学术品牌活动,深圳市疑难病理读片会以每两月一期的频率持续推进,这一坚持不仅成为深圳市病理界的 “学术闹钟”,更用常态化的交流机制,为提升区域病理诊断水平注入持久动力。
未来,深圳市中医院病理科将继续全力支持读片会平台建设,与全市病理同仁携手并进,持续学习,不断精进,为推动深圳市病理诊断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为临床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患者的健康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供稿来源:深圳市中医院病理科 程瑶
科普指导:深圳市中医院病理科邵牧民、余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