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悬壶济世,传承中医,弘扬国粹
媒体聚焦
了解深圳市中医院最新资讯

我的战疫我的城丨李天昊 深圳中医院学苑社康中心医生

发布日期:2020-08-28

(媒体报道部分截图)


今年1月1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确认了广东省首例新冠肺炎患者,来自深圳。这个病例1,是一位家住深圳南山区的66岁男性,2019年12月29日曾到武汉探亲。随后他的妻子、女婿、外孙以及亲家母也相继确诊,成为了病例2-病例5。他们是武汉以外确诊的首批患者,这个家庭也是深圳市以及全省出现的首个聚集性疫情家庭。是谁拉响了广东疫情防控的第一声警报?


第一个发现“苗头”

李天昊是深圳市中医院学苑社康医生,也是一名党员。2020年1月8日下午四点多,他接诊一位女性患者,患者反映“腰背酸痛、乏力”,测量体温38.5℃。考虑到当时是流感高发季节,李天昊在自己佩戴普通医用口罩的同时,也给患者发放了口罩,并演示了正确佩戴口罩的方法步骤,告知患者尽量避免接触家中老人及小孩,近期也避免打球等剧烈运动,以免加重病情。


然而,李天昊在进一步询问中得知,患者家中有亲戚近期从武汉返回深圳,也有些感冒的症状。综合这位患者的所有症状和周边信息,李天昊立刻想起近期新闻报道的“武汉发现了不明原因肺炎”,此前医院社康部也组织过两次相关的培训。


李天昊立即提高了警惕,“我当时就觉得她的情况很可疑,强烈建议她去上级医院做进一步检查,同时叮嘱她要戴好口罩,注意手部卫生,看病时要告诉医生家里有人去过武汉。” 送走患者,李天昊马上填报了传染病报告卡,并立即电话报告医院预防保健科,希望追踪是否与武汉方面的不明原因肺炎有关。


做完这一切,他暗自嘀咕:除了武汉以外,全国各地还没有关于这种病例出现的报道,自己会不会太过敏感?这种病是否人传人还未知……


第一个拉响警报

与病毒过招,靠医生的专业与负责,幸运的是,这两样,李天昊都有。他的信息传到了深圳市中医院,预防保健科第一时间将情况上报福田区疾控中心。这位没有到过武汉的患者及其家人,后来被确诊为新冠肺炎。李天昊不但为广东省防控工作率先拉响警报,更是发现全省第一个人传人病例、第一起家庭聚集性病例的医生,同时也为钟南山院士做出新冠病毒“肯定人传人”判断提供了至关重要的证据,为全国调整防控策略提供有力依据。


随后,广东省率先进入疫情戒备状态,较全国更早布局联防联控。在整个接诊处置中,果断、高效、专业,体现了李天昊作为一名深圳医生的职业素养,体现出深圳医疗卫生系统“时刻准备着”的高度警惕,更折射出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度责任感。


市民健康的第一位“守门人”

事实证明,正是因为李天昊和疾控人员反复叮嘱要"戴口罩"、接诊医院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和严密的院感防控,才使得这个家庭外的密切接触者无一人感染。


2019年12月31日,根据媒体关于武汉疫情的有限信息,深圳市中医院社康部组织了不明原因肺炎防治工作培训。参加培训的学苑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医生李天昊没有料到,这场及时的培训,给他的职业生涯带来一次始料未及的改变。“我们当天主要学习了呼吸道传播疾病防控工作的有关文件。”李天昊回忆,“社康部要求我们社康医生提高警惕,持续关注武汉情况发展,及时做好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排查、收集、报告和处置工作,坚决不放过一个可疑病例。虽然当时对这个疾病的认知有限,但我们知道不能大意。”


李天昊得到的及时培训和警示,折射的是深圳医疗卫生系统的高度警惕。“此次事件中自己能够做到准确预判、规范操作、做出转诊决策并及时上报,我想深圳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我一样参加过规范化培训的中医全科医生分布在全市各个社康,如果他们遇到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我相信也一定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


深圳社康的全科医生,就是居民的家庭医生。作为居民健康的第一位“守门人”,新冠肺炎疫情对于家庭医生李天昊来说,是一次大考。李天昊顺利通过了这次考验,并且成绩出色,“相对于大医院的医生,社康医生直接面对普通群众的头痛脑热,我们的工作做好做细致了,可以有效地分担大医院紧张的医疗资源,每想到这里,我就觉得身上的担子沉甸甸的。”


疫情期间,社康医生与警察、社区工作站人员组成“三位一体”小组,每天都扛着测温枪,去社区里每家每户地排查,一天下来,常常累得双脚不听使唤。全市662个社区、4882个花园小区、1880个城中村,他们就这样一步步、一个个地去“踩点”。工作高负荷到什么程度?累到想哭,但根本连哭都顾不上……有些人,还兼起了健康驿站的“站长”、隔离酒店的“店长”、学校里的健康“副校长”。


他们是社康医护人员,也是一名共产党员。走最长的路,到最需要他们的每一个市民身边去,送去安全、健康和温暖。


转自:深圳电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