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悬壶济世,传承中医,弘扬国粹
媒体聚焦
了解深圳市中医院最新资讯

把病人利益放在第一位 深圳市中医院有群仁心仁术的医生

发布日期:2021-08-17

(媒体报道部分截图)



今年6月,一名女医生救人的视频火了起来。一名男子在香蜜公园因心脏骤停而突然倒地。女医生刚巧路过,立即组织急救。这名男子在倒地40分钟后,脉搏终于重新跳动,并最终得救。实施这场教科书级急救的女医生,正是深圳市中医院干部保健科的易无庸主任。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医师节。在医师节前,记者到深圳市中医院采访时发现,易无庸主任救人的义举,在这家医院并非个案。晨运、坐地铁、等公交时,“顺便”救了个人的事,这家医院几乎每年都有。无论是院外,还是院内,不畏风险倾尽全力救人,已成为了这家医院医务人员刻进骨子里的信念。


急救,院内人人会

回忆起6月20日晚在香蜜公园救人的惊险一幕,易无庸主任说:“当时只有一个想法,就是让他活!”当时,这名男子呼吸心跳已经停止,易无庸主任一边心肺复苏,一边大声呼喊:“有没人学过急救?”随后,有两名学过心肺复苏的群众也加入到了抢救中。“AED”也在4分钟内“赶到了”。在接力急救的过程中,哪怕是心跳没有恢复,他们也没放弃,一直坚持到了急救车赶到。将患者送上救护车后,易无庸这才发现双膝红肿疼痛不已,原来是跪地急救时间太长,双膝早已被碎石子磨破。


“再小的希望,也不轻言放弃。” 易无庸告诉记者,

正是因为生命至上的理念,深圳市中医院组织全员学习急救。“院领导常说:急救技能,常学常新,安全防线,越筑越长。所以。医院经常组织滚动式培训。“前两周刚培训过,必须要考100分才过关。”易无庸说。


仁术,更要懂人心

5年前,肾病科一病区的郑义侯主任与易无庸主任一样,在公园晨练时救了一名心脏骤停的跑者。当年因为对施救者法律保护还不健全,社会上还有讨论“扶不扶”声音,在院外救人还是顶着很大的风险。


“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作为医者,有仁术更要有仁心。” 郑义侯说。面对生命,面对患者的求助,这位善良的医生从不计较得失,从不推诿病人。


广东汕尾一个20多岁小伙子得了一怪病,脸颊、眼睛、嘴肿的像熟透了的西红柿,时不时还会发烧,一烧起来就抽搐。几年间走遍了广东各大医院,钱花了近40万,病情却越发严重,甚至有生命危险。听人介绍,抱着最后一丝希望,他求助于郑义侯主任。郑主任凭着丰富的经验,认为小伙子患上的是一种感染诱导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郑义侯是肾病科专家,按现代医学的分科,小伙子这种情况应该转到别的科治疗。但看到小伙子痛苦而无助的眼神,郑义侯心生不忍。“他是冲着我来看病的,而且之前在各医院间辗转各科求医,已经受尽折腾丧失信心。从病人的心理来考虑,这时实在不忍心再把他推到其它科。事实上,中医讲究整体观,把病人的身心作为整体看待,不只是治人的‘病’,更治病的‘人’”。


在“整体观”下,郑义侯主任以中医辨证论治为主线,与脑病科、风湿免疫科、外科、ICU等相关科室的专家共同为小伙子制定了周全完整的治疗方案,成功挽救了他年轻的生命。


医者,要有同理心

医者,要有同理心。这是深圳市中医院一直倡导的医院文化之一。


妇科主任杜雪莲是市中医院从内地引进的妇科手术专家。从西医院到中医院工作,杜雪莲说,她感受最深的是,这家医院不急功近利,要求医生安心看好每个病人。


在这样的一个氛围下,杜雪莲和她的团队更注重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把手术做得更有“人情味”。1位40多岁的女子查出子宫多发肌瘤,最大的直径6厘米,而且还压迫宫腔,必须手术。以往这种情况,一般就切除子宫,但考虑到患者有生育愿望,杜雪莲最终采用微创手术,以极大的耐心,通过腹腔镜摘除了大大小小近二十个瘤子。在手术中,她小心地保存内膜,避免粘连,比一般的手术多花了近3倍的时间。手术半年后,患者高兴地告诉杜雪莲主任,她怀孕了!


在杜雪莲的带领下,妇科有三分之一的腹腔镜手术采用了单孔的方式,这在全省都排在前面,再加上术后中医药调理,加速恢复,科室更是拥有了独具特色的优势。


大医,不瞻前顾后

今年春节前,市中医院肝胆外科收治了一对加起来“183岁”的老两口。老爷爷96岁,患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老奶奶87岁,患胰头癌,黄疸发烧。两位老人入院后没多久就双双转入了ICU,情况十分危急!


这么大的年龄,病情又这么危重,怎么治?是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保守治疗,风险小,但老两口治疗效果难以保障。手术治疗,医院风险大增,还有可能出现医患纠纷。


看着这老两口伉俪情深,肝胆外科的刘嘉林主任勇于担当,决定全力以赴积极手术,让这个家庭能够团团圆圆。


术前,医护人员买来红气球,给两位老人进行吹气训练,提升肺功能,同时进行中药、针灸、热奄包等中医特色治疗,尽可能地改善老人的身体状态,以更好地面对手术。经过50天艰难曲折的治疗,老两口终于跨过生死门,为已携手走过72年的“爱”延续了生命,双双把家还!


“要不是医护人员,我们两个就走了,他们很有医德!”老奶奶感激地说。


“中医特色为本,病人权益至上”是深圳市中医院的宗旨。这家医院要求医务人员以病人为中心,把病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以博大的人文情怀对待医疗实践。正是在这样的医院文化氛围熏陶下,才会出现每年都有医务人员街头救人的义举,才会出现医务人员换位思考,想方设法挽救患者的一个个暖心故事。


转自:深圳特区报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