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悬壶济世,传承中医,弘扬国粹
往期查询

市中医院:向综合性研究型中医名院迈进

发布日期:2013-11-12

精研岐黄惠苍生 鹏城杏林满园春
市中医院:向综合性研究型中医名院迈进
余海蓉 黄淑芬
深圳市中医院严把医疗质量关,连续多年在全市医疗服务质量整体评估管理中名列前茅。
拔罐。
针灸。
为满足患者的需求,市中医院将对肾病科血液透析室进行扩建,增加血液透析机的数量。
深圳市中医院注重“治未病”,在群众中推广传统中医健身方法,强身健体。

深圳市中医院始建于1975年,经过近40年的发展,现已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院,是国家、省示范中医院,广东省文明医院,全国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示范单位、全国卫生文化先进单位、全国中医医院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特约研究单位,全国中医药系统创先争优先进集体,广东省和深圳市“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2012年医院正式挂牌成为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临床医学院,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医院连续多年在我市医疗服务质量整体评估管理中名列前茅,为深圳市民提供优质高效的中医医疗、预防、保健服务,充分发挥了中医药在本市基本医疗服务中领头羊的作用,被誉为“特区国医之窗”。

深圳特区报记者 余海蓉

通讯员 黄淑芬 文/图

关口前移推广中医“治未病”

市中医院将成立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指导中心

厚德精医,形成特区国医品牌

2008年,一位从广东五华慕名而来就诊的肝病患者,接诊时已经是乙肝肝硬化腹水,生命垂危。深圳市中医院肝病科主任、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周大桥立即将病人收治住院,运用西药控制病毒数量,消除炎症;运用中药活血,化解肝硬化结节和疤痕组织。患者住院20多天后,病情明显好转,顺利出院。出院后坚持定期复查。如今5年过去了,患者体内的乙肝病毒数量不仅控制住了,肝硬化也逆转了。

一名出生后5个月就被诊断为脑瘫的孩子被家长送到市中医院针灸科治疗。当时,家长情绪低落,带孩子看中医也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出乎家长意料,孩子治疗到1岁时,可以自己走路了,虽然走路时有些跛行,但还是令家长高兴不已。1岁之后,孩子又继续治疗了一个月,跛行也被纠正了。等到孩子上了初中,除了左手手指有些不灵活,已经看不出跟同龄人有什么差别。初中升高中时,孩子还考上了市重点。

今年9月,一名60多岁的患者来到市中医院治疗,在她的胆管内有一颗直径6厘米的巨大结石。虽然之前在外地的医院接受过手术,但因为胆结石太大,没能成功取出。市中医院脾胃病科医生经过仔细分析,采取“穿刺+经口取石”的手术方案,先后三次手术,通过胆道镜探查取石,最终成功将胆管中的结石取净。术后,患者配合服用中药,预防结石复发。胆管内的结石,不用开刀,医生只需从患者的口腔置入胆道镜,就能深入胆道将结石取出。市中医院脾胃病科2012年在广东省最先开展了这项技术,如今该科开展的“经口直接胆道镜治疗胆管结石术”、“经皮超细胆道镜及经口十二指肠镜联合治疗胆管巨大结石”、“微创保胆内镜取石术及推按运经仪预防结石复发”等项目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

岐黄妙术除顽症。作为深圳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旗舰、广东省的中医名院,深圳市中医院崇古纳新、厚德精医,拥有一批国家、省、市重点专科和一大批中医名医,形成了特区国医的特色品牌,造福患者。

目前,市中医院有6个临床科室跻身“国家队”。其中,肝病科、肾病科是国家卫生部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中医重点专科;针灸科是国家中医重点专科;脾胃病科、内分泌病科、脑病心理病科是国家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单位。

此外,全市15个广东省中医重点专科(专病)中,市中医院占9个;全市7个广东省中医名科,市中医院有4个;深圳市中医特色专科(专病)及建设单位49个,市中医院有18个。

春暖杏林,中医药这门古老的学科再次在鹏城迸发勃勃生机。

科教兴院,医院软实力大幅提升

拥有如此多的国家、省、市级重点专科,市中医院在深圳的医院中可谓一枝独秀。那么是什么让这家年轻的医院迅速成为了岭南国医重要一脉?“起步早、重人才、抓梯队、肯投入”是市中医院院长李顺民对医院重点专科建设取得成效的总结。

重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坚持科教兴院的战略,是市中医院软实力提升的法宝。

目前,市中医院是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研究基地,广东省和深圳市“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广东省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2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