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悬壶济世,传承中医,弘扬国粹
往期查询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

发布日期:2017-10-18 来源:院办公室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

(2016年12月2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

2017年7月1日起施行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中医药服务

    第三章  中药保护与发展

    第四章  中医药人才培养

    第五章  中医药科学研究

    第六章  中医药传承与文化传播

    第七章  保障措施

    第八章  法律责任

    第九章  附    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医药,保障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保护人民健康,制定本法。


第二条 本法所称中医药,是包括汉族和少数民族医药在内的我国各民族医药的统称,是反映中华民族对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认识,具有悠久历史传统和独特理论及技术方法的医药学体系。


第三条 中医药事业是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实行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管理制度,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我国医药卫生事业中的作用。

发展中医药事业应当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运用现代科学技术,促进中医药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国家鼓励中医西医相互学习,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发挥各自优势,促进中西医结合。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中医药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中医药管理体系,统筹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


第五条 国务院中医药主管部门负责全国的中医药管理工作。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与中医药管理有关的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中医药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中医药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与中医药管理有关的工作。


第六条 国家加强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合理规划和配置中医药服务资源,为公民获得中医药服务提供保障。

国家支持社会力量投资中医药事业,支持组织和个人捐赠、资助中医药事业。


第七条 国家发展中医药教育,建立适应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规模适宜、结构合理、形式多样的中医药教育体系,培养中医药人才。


第八条 国家支持中医药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鼓励中医药科学技术创新,推广应用中医药科学技术成果,保护中医药知识产权,提高中医药科学技术水平。

返回列表 上一篇:医保联网,便利民生 ——我院率先完成“医保跨省”住院联网测试 下一篇:“S”形人获新生!深圳市中医院完成高难度脊柱“皇冠手术”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