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深圳市中医院肺部结节-肺癌多学科协作小组正式成立。该协作小组由深圳市中医院呼吸病科牵头,联合胸外科、介入科、肿瘤科、影像科、药学部、病理科等科室建立,为提高深圳市中医院肺部结节-肺癌的诊疗效果,对患者提供全程管理,给予患者中西医结合的综合诊疗方案。
深圳市中医院杨曙东副院长、贺劲松科长、皮敏部长出席了成立会议。会上,深圳市中医院杨曙东副院长发表致辞,充分肯定并高度评价了肺部结节-肺癌多学科协作小组成立的意义,强调了肺癌早期诊断及治疗的重要性。同时也对协作小组提出了任务目标,要求充分利用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不断提高肺部结节-肺癌的诊疗技术,积极开展各项诊疗手段,真正做到为患者解决问题,造福深圳人民。
会议中,呼吸病科谢纬主任医师介绍了《气管镜介入技术在肺癌中的应用》;血液肿瘤科杨振江主任医师讲解了《EFGR突变阳性晚期NSCLC靶向全程管理》;胸外科程颖主任医师主讲了《肺结节的外科治疗》;药剂科张明子主管药师则讲解了《精准医疗背景下肺癌的精准药物治疗》。参会人员对学习内容展开了激烈讨论,推动了协作小组在肺部结节-肺癌领域工作的开展。
知识链接:肺癌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长最快,对人群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近50年来男性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占所有恶性肿瘤的第一位,女性发病率、死亡率占第二位。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胸部CT检查在中国逐渐得到广泛应用。在检查中,也有越来越多的人被发现有“肺部小结节”。肺癌在早期均有肺结节表现,因此诊治肺结节也是肺癌的早查早治的必要手段。
采用肺部结节-肺癌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积极开展多学科交流、讨论与合作,从肺结节人群中筛选出早期肺癌患者,以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合理选择介入治疗、外科手术、化疗、放疗等多种治疗方案,达到早期治愈肿瘤、控制肿瘤,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多学科协作小组工作计划:
1、成立多学科协作小组:呼吸病科、胸外科、介入科、肿瘤科、影像科、药学部、病理科联合。全程管理,给予患者中西医结合的综合诊疗方案。
2、成立专科门诊,设立门诊肺结节(肺癌)专科门诊。
3、制定肺癌、肺部结节患者管理制度,登记病人信息,建立电话随访,定期安排肿瘤(结节)病人的复诊,调整药物治疗方案。
4、提高气管镜诊断及治疗肺癌(肺结节)水平。
5、学术交流:计划与中日友好医院晁恩祥国医大师团队联合举办中医诊疗肺癌(肺结节)相关学术会议。
6、人员进修:每年派小组成员赴中日友好医院、广东省呼吸病研究所学习肺癌(肺结节)诊疗方法。
患者管理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