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引领,创新驱动。近年来,我市卫生系统瞄准国际医学发展前沿,从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和生命健康产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促进医学科技创新与临床应用紧密结合,促进新一代医学科研成果快速向临床转化,增强深圳医学人才“自我造血”能力,促进深圳医疗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近日,一年一度的深圳市科学技术奖是深圳最具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大奖揭晓,2013年度市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中,深圳卫生系统一举摘得十项大奖。其中,李顺民院长牵头开展的“益气解毒活血法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项目获深圳市科技进步奖·社会公益类一等奖。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最主要的并发症之一,约有1/10的糖尿病患者最终可能发展为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患者长期肾脏代谢机制紊乱、功能受损严重。与其他肾脏病不同,糖尿病肾病早期症状隐匿,很难引起公众甚至专业人士的注意,而单纯的降糖治疗也无法阻止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一旦进展至后期,迅速发展为大量蛋白尿,无一例外地进入肾功能衰竭期,需要进行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等替代治疗,患者心理及经济上均难以承受。探讨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及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已成为糖尿病及肾脏病学界面临的紧迫课题。
近10年来,市中医院李顺民教授团队对糖尿病肾病的中医理论进行创新:在“脾肾相关理论”基础上,拓展了糖尿病肾病的中医病因病机理论,提出“消渴病久,伤及脾肾,气虚不能运化水湿成痰,痰湿化热化瘀成毒,结于肾络,终致肾络不通,精微旁泄,形成消渴肾病”,认为气虚,毒瘀阻络是糖尿病肾病进展的主要病机,并总结了“健脾益肾,清热解毒,活血通络”法治疗早、中期糖尿病肾病的中医新理念。
根据创新的理论,市中医院肾病科将益气解毒活血法用在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实践中,在门诊随访病人及住院病人中,通过辨证施治,对临床证候辨为虚实夹杂,尤其是诊断为“气阴两虚,毒瘀互结”的患者,坚持以益气养阴,解毒祛瘀通络类的中药,如黄芪、黄芩、地龙、三七、淫羊藿等药物(复方制剂简称黄龙颗粒)进行治疗,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此组方对于治疗早、中期消渴肾病,有着良好的减低消渴肾病患者蛋白尿,辅助稳定血糖等作用。
简便廉验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