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悬壶济世,传承中医,弘扬国粹
往期查询

【帮扶故事】一片冰心在玉壶,二次援疆谱新篇—记二次援疆干部吴志强

发布日期:2019-08-12 来源:院办公室

 

喀什,天山脚下的古丝路明珠,四大文明交汇地;深圳,改革开放前沿,南海之滨的国际化创新型城市。2010年起,深圳作为19个援疆省市中唯一的计划单列市,对口支援喀什市和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从这时起,深圳援疆人的身影就一直伴随着这座古城发展的方方面面。在这援疆人的队伍中有这样一位人物——吴志强

一片冰心在玉壶,二次援疆谱新篇

人物:吴志强


援疆任职单位:喀什地区卫计委党组成员、名中医科科长,深圳前指干部人才处干部


工作职责及个人简介:负责协调医疗援疆,前指党建、群团等工作。男,汉族,1971年3月出生,广东揭阳人,中共党员。1994年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专业,主任中医师,教授,深圳卫生援疆干部人才,二次援疆干部,兼深圳援疆前方指挥部第二届工会副主席,该同志政治思想觉悟高,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热爱新疆,两次响应中央、省、市号召赴新疆喀什参加对口支援任务,负责深圳卫生援疆工作,主动作为,敢于担当,成绩显著,在群众中享有较高声誉。


“吐尔地”妙手针灸获民心,首倡基层医疗服务援疆模式

2014年,吴志强作为深圳市第八批援疆医疗队队员第一次来到喀什。当时,他任职喀什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在库木代尔瓦扎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线,开展基层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对口支援工作。他把中医针灸带到了卫生服务中心,为当地病患把脉问诊、解除病痛,维吾尔族同胞对他医术啧啧称奇。


一位脑中风患者偏瘫两年,一侧肢体关节僵硬,在他的免费治疗下,逐渐恢复独立行走能力;一位患者肠道手术后,出现肢体麻木和肌肉萎缩,在他的治疗下,症状逐渐好转。在他的传帮带下,拥有中医功底的同事也开始运用中医诊疗常见病。听说社区来了名中医,周边的维吾尔族居民一传十,十传百,患者都想体验中医诊治。时间久了,吴志强和当地同事、社区病患结下了深厚友谊,同事们亲切地称呼他“吐尔地”(意思是“留下来,不要走”)。时隔3年,他再次回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时,一名曾接受过他诊疗的维吾尔族同胞一眼就认出了他,用维吾尔族的热情拥抱问他:“你回来吗?”


通过吴志强的积极提议、协调和沟通,在深圳医疗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日小课、周大课、月竞赛”为基本形式的基层医疗服务“区对中心”(即深圳一个行政区的全区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对口帮扶喀什市的一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以深喀共建医学中心扶持喀什市重点医学专科建设的“院对专科”(即深圳一家三甲医院各帮扶喀什市人民医院的一个重点医学专科)援疆模式正式启动,并一直延续至今。据统计,截止目前,先后共有80多名深圳社区卫生技术人员来喀什开展技术帮扶,先后共建重症医学科、妇科、新生儿科、骨科等四个深喀临床诊疗中心、并着手共建深喀精神卫生中心,填补喀什市没有精神卫生专科的空白,提升了喀什市整体医疗服务水平,其个人也于2014年被喀什地委授予“喀什地区优秀援疆干部人才”称号。


二次援疆从事管理工作,助力塔县医院创“二甲”再立新功

第二次援疆,吴志强任职深圳前指干部人才处干部,主要协调医疗援疆工作,虽然工作岗位换了,但吴志强的工作热情和态度没变。他以时不我待的工作作风,紧密跟踪项目的进展进度,每月督促并了解项目的实施情况。他负责的所有卫生援疆项目的开工率和实施完成率均是百分百。同处室同事称赞:“在我们处室里,年纪最大的是吴志强,工作最认真最细致也是他,真正发挥了老大哥的作用。”


最让吴志强引以为荣的是落实2017年深圳市党政代表团确定帮扶塔县人民医院创建二级甲等医院,这是市委市政府交办重要任务。


塔县是塔吉克民族唯一的自治县,虽然只有4万多人口,但毗邻三国,拥有888公里的边境线,塔吉克同胞长期坚守在平均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高寒地带为祖国守护着2.5万平方公里的战略屏障。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