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劲夫(生于1939年12月)男 湖南湘乡人 主任医师 研究生导师 从事医教研58年 。中医正骨手法及模拟中医正骨手法力学、机械研究;外固定器材原料力学研究;中医治疗骨质疏松实验研究;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
治病求本。本是疾病的本质,也是人体的正气。治病是以四诊获得症候,从中分析出疾病的本质而施治的过程,但疾病变化多端,需分清标、本,以疾病而言,本即正虚,是疾病的主要矛盾,扶正是治病的主要目的,而治标是手段,两者有机结合,以变通方法,标本兼治。
临床因祛邪药无效时当扶正;久病康复扶正可防复发;慢病迁延不愈,扶正可见效;正气既衰而邪仍未已,则宜攻辅兼施。
骨折“二期愈合”是普遍规律,而手术下的“一期愈合”是在特殊条件下的个别现象,并非骨折愈合的理想愈合形式。
治疗骨折,以恢复伤肢本来功能为目的,需在洞悉体相基础上,用闭合整复手法,微创地将移位的骨折解剖复位,随之以有效的外固定保障在治疗过程中的功能锻炼能维持骨位,直至“二期愈合”。其间,全程辩证施治,内外用药。
中医正骨手法,历史悠久,效果卓绝。施行正骨的过程,是在多个整复者以较强的体力,在密切配合下,捕捉一个瞬间存在的理想复位状态,将骨折复位,由于徒手作用力不恒定,操作是有难度的。如果使作用力维持恒定,同时又具有徒手整复在多方向整复作用力的“浮动”状态,则能大大降低整复难度。我研制了在力学原理保障下模拟了中医正骨手法的机器。 椎间盘突出症是筋伤中最常见者,当下盛行的椎体融合术,已逐渐发现术后因脊椎节段运动功能丧失和应力过度集中导致邻近节段退变,说明此手术疗法并非根治性和治愈性疗法。越来越多的研究和临床发现椎间盘突出症的突出物可以缩小乃至消失。本病以“痹症”、“痉症”、“痿症”入手,辩证血淤、寒湿、湿热,肝肾亏损施治,可缓解症状,促进突出物吸收,此外,药敷、推拿、针灸均有助益。
1. 骨折复位器(广东省科学大会先进个人奖 1979年)
2.液压骨折复位机(广东省高教局科技进步三等奖1980年)
3.YGF液压骨折复位机(广东省科委科技成果三等奖1983年)
4. CD一前臂正骨机 广东省高教局科技进步奖 1986年)
5. 模拟中医正骨手法机械的研究和制造(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1990年
1. 《四肢骨折与脱臼治疗图解》年广东人民出版社1979年
2.《腰痛》 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年
3.《嶺南正骨精要》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
4.《岭南伤科肖劲夫一—现代骨伤流派名家》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年
5.《万里云天一—肖劲夫中医求索五十年》海天出版社2013(主编)
6.《中医内科》人民卫生出版社1976年
7.《深圳市常见疾病基本诊疗规范》深圳市卫生局1999年
8.《常见病中医自我疗养》广东省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1. 使用嵌插手法治疗指骨折端分离(《新中医1974年)
2. 模拟中医正骨手法机械研究(《广州中医学院学报1985年)
3. 髌骨骨折(广州中医学院学报1986年)
4.中医药治疗男性骨质疏松及其股骨颈骨折(《中国骨质疏松杂志》1997年)
5. 马钱子的毒理学实验研究(《中医正骨》2002年)
病例(一) 胡某,女,43岁。发现腰椎间盘突出8年,反复发作腰腿痛,2009年7月磁共振显示腰5骶1破裂型椎间盘实出,来诊时腰腿痛发作,左下肢直腿抬高25度,左小腿后外侧及足背外侧皮感下降,拇趾背伸无力。舌淡暗苔薄白,脉弦。拟補阳还五汤加味:黄茋30克 当归15克 赤芍15克 桃仁10 红花10独活20克,木瓜30克,守此方二周腰腿痛日减,而后随证以舒筋活络和血或调補肝肾为治,再未出现明显腰腿痛。2011年3月拍核磁共振突出物吸收
按:经我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巨大或破裂型椎间盘突出者,大部份都在2月至15月完全吸收,有些部分吸收的,观察五年腰腿症状也不再有明显发作。
必须强调,治疗中注意心理因素。
病例(二)前臂双骨折,闭合整复难度大,西医为手术指征。本例为模拟中医正骨手法机复位,整复过程为20分钟。
(三)这是一例挠骨中段鱼尾样骨折,整复难度更大,经模拟中医正骨手法机复位,整复过程15分钟。
出诊地址:深圳市福田区福华路1号深圳市中医院(福田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