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悬壶济世,传承中医,弘扬国粹
省名中医

陈福如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

陈福如,男,1940年出生,主任中医师、教授,广东省名中医、深圳市名中医,全国第三批老中医专家学术继承指导老师,获评”陈福如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长期从事中医临床、研究与带教工作53年,现仍坚持临床。被中央保健委员会评为“党和国家领导人保健工作先进个人”,被广东省卫生厅授予广东省卫生系统白求恩式先进工作者。从事专业:脾胃消化病、老年病与疑难病症。

学术思想

脾胃学说是中医辨证论治理论核心学术思想;对中医辨证思维的探讨;老年病从脾胃论治的学术思想;疑难病从脾胃论治的学术思想;以藏象学说为核心对抗衰老的学术思想;创立诊病模式——辨病、辨证与辨体质三结合;中药用量决定疗效的量效关系学术思想等。

科学研究

陈福如教授代表作有《医学探微》、《陈福如临床经验集》,撰写学术论文200余篇,发表论文及被评优秀论文多篇。陈福如教授在临床中重视进行科学研究,已总结出:胃炎灵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178例临床报告;溃疡汤治疗难治性溃疡病35例报告;862例慢性胃炎临床疗效观察;胃病的中医治疗体会;泄泻辨证论治;冠心病的中医治疗体会;高脂血症的中医防治研究;顽固性失眠症的辨治研究;顽固性头痛辨治研究;痰饮证辨治研究;慢性支气管炎辨证论治研究;慢性乙型肝炎的辨治研究。

获得的主要科研奖项:

1991年“益肾健脾、涤痰散结法—补肾抗衰片延缓衰老的临床及实验研究”,或天津市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996年“疏肝活血方药对动脉粥样硬化细胞学影响的实验研究”,获天津市卫生局医学科技进步一等奖;1996年“益气养脉法方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研究”,获天津市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及天津市卫生局医学科技进步一等奖;1997年“补肾软坚法方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研究”,获天津市卫生局医学科技进步一等奖;2005年“益气活血软脉方药对老年动脉硬化影响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获天津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2005年“中药对肾虚型动脉硬化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

主编的著作有:

1.《医学探微》

2.《陈福如临床经验集》

代表性学术论文:

1.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辨证论治体会

2.溃疡汤治疗慢性溃疡病35例报告

图像资料

典型医案

张×,女,46岁,工人。1991年6月15日初诊。胃脘痛病史15年,屡经中西药治疗,终未治愈。近3年胃痛发作较频,失去治疗信心,疑为癌变。分别于1987年3月和1990年5月在某市人民医院经胃镜和病理活检诊断为CAG(中度)合并肠上皮化生。刻诊:胃脘胀痛,嗳气频作,纳呆,神疲乏力,大便烂而少量,苔白腻,舌质淡红而暗,舌边有瘀斑,脉弦细。辨证为脾胃虚弱、湿瘀内蕴、胃络瘀阻、升降失职。治以健脾益胃、祛湿化瘀、升清降浊。用胃炎灵加减,处方:黄芪、白术、山楂各20克,厚朴、法半夏、玄胡索各15克,莪术10克,木香(后下)、陈皮各6克,炙甘草3克。每天1剂,水煎2次,分2次服。

二诊:1991年7月4日。服上方15剂后胃脘胀痛诸症明显减轻,纳食增加,药已中病,宗上法增损或增苍术燥湿醒胃,或益肉桂、良姜之属温中散寒,或加左金丸降逆化浊,或合香砂六君子汤、黄芪建中汤之辈调治半年。胃脘胀痛诸症悉除,体重由96斤增至108斤。1992年2月在××市民人医院经纤维胃镜检查和病理活查,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已消除。继以胃炎灵全方研成细末,每次6克,用温开水调服,每天3次。服3个月后,于1992年5月28日在××市人民医院再次经胃镜检查和病理活检,未见异常。随访年余,一切正常。


联系方式

出诊地址:深圳市福田区福华路1号深圳市中医院(福田院区)

邮箱:moriz@163.com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