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悬壶济世,传承中医,弘扬国粹

广东第一个“发病”的家庭是怎么被发现的?

发布日期:2020-03-05 来源:深圳特区报

1月1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确认了广东省首例输入性新冠肺炎患者。这是一位家住深圳市南山区的66岁男性20191229日曾到武汉探亲。随后他的妻子、女婿、外孙以及亲家母也相继确诊,成为了深圳市首个聚集性疫情的家庭这也是武汉以外确诊的首批患者

得益于2005年起建立的全市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系统,首例病例以及其家庭感染者被及早发现,拉响了广东疫情阻击战的第一声警报。深圳迅速采取措施,开展联防联控,提前布防,为战疫赢得先机。

社康医生第一个发现"苗头"

1月8日下午4点多,市中医院学苑社康中心来了一位60多岁的阿姨。她告诉社康医生李天昊,自己从早晨开始就觉得肌肉酸痛、浑身乏力,怕万一感冒了传染给家里的小孙子,就来看看。

考虑是流感高发季节,李天昊在给阿姨测体温同时,给她发了一个口罩,并现场演示了正确佩戴口罩的方法。阿姨当场就戴上了口罩。

询问病史时,李天昊了解到阿姨家里的亲戚最近刚从武汉回来,也有类似的感冒症状。

体温38.5℃,咽部充血,心肺听诊未见明显异常,家里有人去过武汉……出于职业敏感,李天昊隐隐觉得这个病例有些不一般。

"从新闻上知道武汉出现了不明原因肺炎后,医院社康部两次组织培训,让我们要提高警惕。"李天昊说,"我当时就觉得她的情况很可疑,强烈建议她去医院进一步检查,同时叮嘱她要戴好口罩,注意手卫生,看病时要告诉医生家里有去过武汉的人。"

送走阿姨,李天昊马上填报了传染病报告卡,并立即电话报告医院预防保健科。

做完这一切,他暗自嘀咕:自己会不会太过敏感?这种病是否人传人还未知,除武汉外的全国各地还没有关于这种病例的报道……

正是他的这个"敏感",为全省第一例确诊患者的发现提供了线索。

疾控人员主动侦察到"不寻常"

市中医院预防保健科第一时间将情况上报了福田区疾控中心。

"我是在当天下午515分接到电话的。"福田区疾控中心传染病科副主任范苏云说。本着多年一线工作经验,她觉得这个情况要重视,于是马上联系了那位阿姨。阿姨告诉她,自己没离开过深圳,但是亲家老两口从武汉回来,有感冒发烧症状,亲家回来后还没见过面。

范苏云觉得,去过武汉的老两口风险更高。于是她又从阿姨那儿要了电话号码,联系上了她的亲家。

老人们告诉范苏云,他们是和女儿一家到武汉探亲的,14日返深,回来后低烧好几天了,去社康中心看了两次,流感检测阴性、白细胞等指标不高。

当时国家还没有宣布新型冠状病毒的任何内容,仅有报告与华南海鲜市场相关肺炎病例情况。但老人们说,没去过华南海鲜市场。范苏云在地图上搜索了老人住的酒店,离这个市场还挺远。

"流感检测阴性,又在武汉探亲访友走过很多地方,在武汉的肺炎情况不明时,还是要警惕!"由于两位老人住在南山区,不属于福田区疾控中心的管理范围。当晚范苏云就把详细情况向深圳市疾控中心进行汇报。

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唐秀娟医生接报后,立刻向梅树江所长汇报。梅树江所长马上通知南山区疾控中心展开调查。当晚,南山区疾控中心应急值班人员王颖就前往老俩口家中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样品采集。

经南山区疾控中心检测,AB型流感病毒核酸均阴性。按照排查流程,样品送市疾控中心进一步进行SARSMERS核酸检测,19日晚,SARSMERS核酸检测结果也出来了,均为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