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悬壶济世,传承中医,弘扬国粹
三名工程
借力深圳市医疗卫生“三名工程”,深圳市中医院柔性引入国内外多个高水平医学团队,在促进医院管理和人才培养, 提升医疗水平和科研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南京中医药科大学汪受传教授中医儿科学团队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儿科学科建立于1955年,在国内外中医儿科界享有盛誉。先后承担完成了国家级、部省级、厅局级科研课题120项,国家新药临床研究31项,获得各级科研奖励38项。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儿科研究所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江苏省重点实验室,在国内中医儿科科研中处于领先地位。

        团队带头人汪受传教授为南京中医药大学暨附属医院中医儿科学科带头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人导师,全国名中医,曾获得中医儿科学科全国唯一的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模范教师等荣誉,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儿科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第四、五届主任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五、六届中医学中药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国际疾病分类项目(WHO-ICD)专家组成员,全国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制修订专家总指导组副组长、儿科专家指导组组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等。汪受传教授提出了一系列有创新性的学术观点,如:“小儿肺炎从热郁痰瘀论治”、“哮喘分发作期迁延期缓解期三期论治”、“运脾法治疗多种小儿脾胃病”、“消风法治疗小儿过敏性疾病”等。以上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曾多次在国内外进行学术演讲,并发表论文论著,得到中医儿科界广泛认同和推广应用。

        深圳市中医院儿科门诊于1979年开设,1993年开设儿科病房,1997年开设新生儿科病房,经历了40年的建设成为深圳市中医特色专科、深圳市中医药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并在2019年成为广东省“十三五”中医药重点专科。儿科现有医生24人,护士12人;高级职称11人,中级职称12人;博士学历4人,硕士13人。设有普通儿科门诊、急诊及儿科病区、新生儿病区。开展儿童常见病、多发病及急危重症的临床诊疗工作。年出入院1000余人次。年门急诊量约16万人次。有20多种本院特色中药制剂,开展多种中医适宜技术如穴位贴敷、推拿、针灸等。科室现开设多个亚专科及专病门诊,如儿童抽动障碍、多动症、哮喘、紫癜、儿童生长发育测评、治未病等,具备较好的临床基础和一定的科研能力,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在临床、教学、科室管理等方面先后获得深圳市卫健委、广州中医药大学及本院的多项奖项。目前获各级科研经费70余万元。获深圳市“三名工程”的立项及财政资助1000万元。在医疗信息化建设方面,已经与多家基层医院开展远程会诊等专业交流。开设相关专病门诊的微信公众号,进行科普宣传。配置了多种专科先进设备,如儿童肺功能检测仪,高流量湿化给氧仪,多参数生物反馈仪,儿童青少年心理评估系统及儿童骨龄与生长发育进程评估系统等。

        2018年成功引进南京中医药大学汪受传教授中医儿科学团队并开展全面合作,传承全国名中医汪受传教授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不断提升深圳市中医院儿科的学科影响力。通过不断的努力,科室临床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科研教学工作明显进步。目前,双方继续在多个方向开展合作:即中医儿科肝系疾病(癫痫、抽动障碍)、肺系疾病(哮喘、肺炎喘嗽)、肾系疾病(紫癜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儿童生长发育指导);逐年开展更多新技术新项目。

        近年来主编及参编论著10余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SCI论文3篇。获国家级专利2项。目前在研国自然面上项目1项,省部级课题5项。承担广州中医药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中医儿科本科理论教学任务和研究生、本科生、全科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等的临床教学工作。多次成功举办省、市级继续教育项目,2017年承办1次中医儿科国际学术会议。不断引进各级人才,分批次派出人员外出学习进修,充实人才队伍,提高业务水平。2016年获广州中医药大学“先进教学工作单位”称号。2018年获深圳市卫生健康科教工作先进集体。

         专科将以“取得重大突破性学术成果”为科研目标,在引进团队高水平临床、科研专家的协助指导和共同努力下,展开深入的研究。以临床疗效和社会效益为核心、以临床应用为导向的转化思路,积极研制有特色的院内制剂,申请专利,促进学术能力建设。以建设多个“省内一流的儿童中医儿科亚专科”为核心,在南京中医药大学汪受传教授中医儿科学团队的指导和带领下,促进我院儿科各级医生的临床诊疗能力、科研水平的提升,不断提高我院儿科的社会影响力。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