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悬壶济世,传承中医,弘扬国粹

【战疫日记】以往别扭的事情,如今都已成习惯

发布日期:2020-04-16

以往别扭却不得不做的事都已成“习惯”

深圳市中医院急诊科

主管护师 王海洋


2月24日  阴  


地点:武汉雷神山医院


今天是我们支援武汉的第七天,如果用两个字来形容现在的自己,那便是“适应”。


我开始适应接触过物品就忍不住要去洗手,适应看到速干手消毒液就忍不住过去挤点做手卫生,适应面部再痒也要忍住不用手去挠,适应像绣花一样仔细、缓慢地穿脱防护服,适应每日上下床首先要做体温监测,适应即便是与同事交流也只是隔着门对话……之前太多自以为别扭但又不得不去做的事,今天都变成了适应,变成了习惯。


中医医疗队搬运物资


临出发前,医院领导、同事们对我再三叮嘱,到传染病隔离病房做事情时,动作一定要慢、要稳,不要急于求成。我这个习惯工作上争分夺秒、雷厉风行的急诊人,逐渐理解了同事们的担忧。毕竟这是上战场,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任何一个疏忽大意都可能导致整个团队全军覆没。更何况,我去的是雷神山医院,专门收治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医院,风险更高。


作为一名党员,我时刻谨记党员的责任与义务,带头冲锋,到最需要我的地方去。来到武汉雷神山抗击疫情的一线,我们快速适应了武汉湿冷的气候,马不停蹄地投入到雷神山医院感染三科第六病区的建设中。我们快速适应了高强度的体力劳动,从验收病房水电,到搬运沉重的鞋柜;从繁琐的各种标识制作粘贴,到置物架的组装,经过紧张忙碌的两天,一个从一无所有到样样俱全的感染三科六病区正式建成。


随后,我们只用了2个多小时的时间便安置好了48位患者。整个过程大家都是全力以赴,为的是将在等候中的新型肺炎确诊患者早日收治住院。我们深知,早一分救治,多一分希望,少一分痛苦。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只要坚持自律,学会适应,我相信,这场战疫胜利的日子很快就会到来!


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转自:深圳晚报

记者:周倩

通讯员:徐明明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