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悬壶济世,传承中医,弘扬国粹

【战疫日记】郭竹英:“抗击疫情,是我们职责所在”

发布日期:2020-04-16

看到病人出院,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第四批国家支援湖北中医医疗队深圳分队队员

深圳市中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  郭竹英


支援湖北的通知下来,我第一时间报名,成为第四批国家支援湖北中医医疗队深圳分队队员。


2月17日,我们登上高铁奔向武汉,挥别送行的领导与亲人时,我眼睛湿润了。不是畏惧疫情,而是看着大家的深切关怀和殷切期望,感受到亲友依依不舍的叮嘱和牵挂,更加明白了这次任务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当时,我就下定决心,尽我所能,圆满完成这次支援任务。

初到雷神山的队员合影


在武汉雷神山医院,我的工作是负责医疗队的院感(医院感染)管理。接待我们的是雷神山医院的院感老师,见面第一句话就是“很感谢你们的到来,感觉我们有希望了。”


之后,他便立刻带领我们这些院感管理员熟悉医院的情况。当时医院仅进行了区域的划分,我所在的感染三科六病区,从规则制度的建立、工作流程的设置、办公和病房的布置等工作全部从零开始,需要队员们自己动手解决。


首先是把区域划分清晰,工作区域严格划分污染区、半污染然区、潜在污染区和清洁区。居住的区域也划分污染区、清洁区,所有队员在进入酒店之前,都必须把鞋底彻底消毒,外穿的大衣挂至一楼,统一进行紫外线消毒。


酒店一楼挂外出服处


其次,工作流程要细致明了。为确保病区能尽快开展工作,我必须尽快把所有的流程制定出来,让大家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熟悉院感管理流程。


当我遇到疑惑的时候,便咨询深圳大本营感染管理科科长谢懿。她不管多晚、身在何地,都是很有耐心、全力以赴的帮我解决问题,更增加了我在武汉完成院感工作的信心。


在这里,安全高于一切,只有更加严格的要求,更加严谨、缜密的工作精神,才能更好的保障安全。作为院感管理员,我要负责在进舱前做好督查工作。当发现有些队员护目镜没戴好,内层帽子露出时,我会帮助他们做好充分防护,才放他们进舱。


严格要求队员的生活区域


在舱内的工作,也必须做好充分的防护措施。有一次,舱内的一位伙伴说:“郭老师,我感觉口罩湿了”。口罩湿了意味着潜在的感染风险增加,我不能让队员带着风险工作。于是我提出先顶一下他的班,让他出舱更换好再进来。


在我们的团队里,每个人都兢兢业业、尽心尽责。刘禹翔队长带领队员,2个多小时内就将病区病人资料全部整理好;彭思萍护士长、丁晓英护士,来来回回领取各种物资;队员们每天从医院回到酒店几乎都是晚上11点,没一个人喊累;急诊科王海洋像大哥哥一样照顾大家;骨科的赵建深遇到问题冲在前面帮忙解决;巫环环更是对病人无微不至,遇到食欲不佳的患者,便给患者一口口喂食……看到病人一个个康复出院,检查结果一个个好转时,我们虽然累,但感觉到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工作之时


在前线,我们时刻都能感受到医院大后方源源不断的关怀和力量。医院的领导、同事们天天关心我们的安危、健康,时常询问我们在生活上是否有遇到问题。我们的易铁钢院长,天天在群里询问队员情况,有什么困难吗?他们人虽在深圳,心却早已随我们一起参加这场无硝烟的战争了。


面对疫情,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各地的爱心人士踊跃捐助。相信再过不久,可以迎来一个明媚的春天。


转自:深圳晚报

深圳晚报记者:周倩

供稿:第四批国家支援湖北中医医疗队深圳分队队员、深圳市中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  郭竹英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