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悬壶济世,传承中医,弘扬国粹

【仁心仁术】30年成功控糖,老病号成中医“忠粉”

发布日期:2022-04-19

(转自“深圳特区报”)


80岁的陈姨,30多年前被确诊为二型糖尿病,从此成为了深圳市中医院的“老病号”。在内分泌病科,每个月到医院把把脉,陈姨追随了这个科几代中医就诊。30多年的系统中医调理,陈姨的血糖一直控制得很好,到目前为止,没有出现过并发症,没有打胰岛素。每次见到深圳市中医院内分泌病科主任赵恒侠,她总是双手合十,感激地说:“你是我的保护神!”



现在,陈姨的儿子也因为糖尿病,成为了内分泌病科长期管理的病号。像陈姨这样,多年老病号成为深圳市中医院的忠实“粉丝”,甚至一家老小都“追星”而来的,在这家医院很常见。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是深圳中医院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先贤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其中‘为往圣继绝学’最能体现中医传承经典的重要性,对中医而言,传承尤其重要。若舍弃传承而只谈发展,根本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新时代,我们中医人应保持谦卑态度,不断传承精华,守正创新。”赵恒侠主任说。


在深圳市中医院内分泌病科,有着很好的传承体系,从82岁的全国名老中医王孟庸,到省名中医李惠林,到市名中医赵恒侠,再到深圳市中医院内分泌病科的中青年骨干医生,这里一代带一代,薪火相传,形成了四代梯队。


年青医生跟着老医生出门诊,跟师学艺,整理医案,汲取中医精华;同时,也运用现代科学,将老一辈的经验方用现代科学进行分析和发扬,让中医药更好地走向世界。通过现代科技,他们将李惠林、赵恒侠等名医研制的验方,如活血降糖饮、滋肾育真丸、荷芪散等进行了实验室研究,以现代科学探索传统经验方的理化作用机制和药用靶点,发表了SCI等高水平的文章,申请国家发明专利,让世界更加了解而信任中医药。


转自:深圳特区报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