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悬壶济世,传承中医,弘扬国粹

【仁心仁术】中医思维+现代科技,“截断法”解肠癌难题

发布日期:2022-04-21

(转自“深圳特区报”)


从全球和全国的癌症发病率来看,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位居前列。肠癌95%由腺瘤发展而来。对于肠癌,目前一般是采用肠镜下摘除的办法,但复发率较高,而且还有往恶性发展的隐患。


临床上总是接诊这样的患者,引起了深圳市中医院肛肠科主任魏志军的关注。西医没有太好的办法,中医能否找到新的解决思路?

“截断法是中医的大法之一,可否将其应用在腺瘤的治疗中,截断疾病向更深的方向发展。”魏志军主任聚焦肠癌相关疾病,在总结吴雄志医生治疗肠癌经验上,研制出腺瘤截断方,并根据疾病不同阶段、症状,灵活配伍。在治疗的过程中,中医传承与现代病理诊断相结合,进行临床观察,取得了非常好的疗效。


一位年逾五旬的男性患者,今年2月肠镜检查提示为直肠多发息肉,病理结果为绒毛状腺瘤,部分呈高级别上皮类瘤变。经腺瘤截断方的治疗,服中药4个月后肠镜检查,已经变为了直肠炎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成功地控制了癌变。还有一位和他差不多年龄的男性患者陈先生,2018年肠镜查出管状腺瘤,通过腺瘤截断方调理,今年10月复诊,已转变成为了慢性结肠炎。几年来担心癌变,陈先生心情抑郁,看到病理报告,他开心地告诉魏主任:“饭都多吃几口了,长了好几斤!”


除了截断癌前病变向癌的转变,腺瘤截断方还为一些没法手术的患者带来了希望。黄女士结肠癌恶性肿瘤已广泛转移,失去了手术的时机。癌痛让她疼得走不了路,且在二次化疗时都出现了严重的不耐受(虚脱)症状。在这种情况下,她听从魏志军主任的建议,开始服中药。两个月后,折磨她的疼痛消失了。老人开始做家务并出门旅游,恢复了正常生活。特别可喜的是,CT检查显示,无论是原发灶还是转移灶,都开始缩小,老人有了带瘤生存的信心。



魏志军主任表示,腺瘤截断疗法不仅体现了中医治未病的思想,更是中医药传承创新的具体实践。据悉,三年来,市中医院肛肠科用截断方治疗了近千例腺瘤病患,一年回访截断成功率达到了70%,两年80%,三年90%。


创新是中医院发展和生存之命脉。只有不断创新才能生存、才能有发展。在深圳市中医院肛肠科主任魏志军看来,合格的中医应善于将现代科技手段融入中医诊疗。“西医诊病主要依据检验报告,给出的是患者的实体信息;传统中医的‘望闻问切’给出的是关系信息。新中医的诊断与治疗,离不开关系信息与实体信息的合参,这是意象思维中‘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关系。”


转自:深圳特区报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