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悬壶济世,传承中医,弘扬国粹

【仁心仁术】仁术,更要懂人心

发布日期:2022-05-07

(转自“深圳特区报”)


5年前,肾病科一病区的郑义侯主任与易无庸主任一样,在公园晨练时救了一名心脏骤停的跑者。“当时,看他倒下,一旁的人不知所措,我就本能地跑过去。一摸脉搏,发现已经摸不到了,马上心肺复苏,人工呼吸,抢救了20多分钟,把人救过来了。”回忆当时救人的场景,郑义侯主任说得云淡风轻,但当年因为对施救者法律保护还不健全,社会上还有讨论“扶不扶”的声音,在院外救人还是顶着很大的风险。


“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作为医者,有仁术更要有仁心。” 郑义侯说。面对生命,面对患者的求助,这位善良的医生从不计较得失,从不推诿病人。



广东汕尾一个20多岁小伙子得了一怪病,脸颊、眼睛、嘴肿的像熟透了的西红柿,时不时还会发烧,一烧起来就抽搐。几年间走遍了广东各大医院,钱花了近40万,病情不仅一点儿没见好,还越发严重。因为这个病实在太怪了,症状繁杂,但又都不典型,一直无法确诊。用了很多药,药物副作用还导致了好几个并发症,严重的时候甚至有生命危险。听人介绍,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找到郑义侯主任求助。郑义侯主任凭着丰富的经验,认为小伙子患上的是一种感染诱导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这位小伙子的病情复杂,按现代医学的分科,与多学科相关,诊断困难,而且在病情发展的不同阶段治疗侧重也不同。换句话说,也就没有百分百对口的科室,不可避免会在各个科室间来回跑。但看到小伙子痛苦而无助的眼神,作为肾病专家的郑义侯心生不忍。“他是冲着我来看病的,而且之前在多家医院辗转求医,已经受尽折腾,丧失信心,从病人的心理来考虑,这时实在不忍心再让他转到其它科。事实上,历史上的中医长期是全科实践的,没有现在这样精细的分科,同时中医也讲究整体观,把病人的身心作为整体看待,把各个脏腑器官的交互作用共同考量,不只是治人的‘病’,更治病的‘人’”。在“整体观”下,郑义侯主任以中医辨证论治为主线,与脑病科、风湿免疫科、外科、ICU等相关科室的专家共诊和参、默契配合,将“整体观”逻辑清晰、方向明确的主导作用与各专科深根厚植、精准专研的学科能力结合,为小伙子制定了周全完整的治疗方案,成功治好了小伙子的病,挽救了他年轻的生命。


转自:深圳特区报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