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悬壶济世,传承中医,弘扬国粹

【仁心仁术】运动力学创新 重构脊柱平衡

发布日期:2022-04-28

(转自“晶报”)


原以为是腰椎间盘突出,在证券机构上班的胡先生,常常腰酸腿疼,大腿麻木,运动受阻。到医院诊断,竟是腰椎管内脊膜瘤,亟需手术治疗。但腰椎管内神经组织丰富,胡先生十分担心手术风险,于是抱着试试的心态来到深圳市中医院寻求非手术治疗。


“林主任用手法给我治疗,半个月时间,我的腰腿疼痛完全消失了,至今没有再复发。”胡先生说。而三年后核磁共振(MRI)结果显示,他椎管内的肿瘤竟然也完全消失了!


胡先生口中的林主任是深圳市中医院推拿(整脊)科的主任、中医整脊学科传承人林远方。在医院,他被患者称为“无刀健客”,他的整脊手法定位准,发力快,疗效立竿见影。中医整脊疗法源自传统中医推拿理论,经现代创新发展而成,可通过“整体诊疗”达到重构脊柱平衡的疗效,让患者免受手术之苦,可谓“无刀胜有刀”。


与其它科室不同,整脊科门诊区域被一张张诊疗床占据。因为对这里的很多患者来说,仅仅是坐着,就已经很难了,在这里治愈的患者都笑言:“抬着进来,走着出去”。


去年3月份,对丘女士来说是人生的至暗时刻。“左腿浮肿到皮肤发亮,腰部抽筋,膝盖走两步就钻心地疼,晚上更是转辗难眠。”为了治疗自己的病,她先后到深圳多家医院就诊,尝试了各种方法。整整4个月,丘女士的病症非但没有解决,随着时间的推移,她身体的状况却变得越来越差。


“当时已经痛得不能吃,也不能睡,体重从130多斤骤降到100斤,血压也低,感觉自己快不行了!”丘女士说,后来打听到深圳市中医院整脊手法治疗腰腿痛不错,家人便把她送到了深圳市中医院。


当时,丘女士的身体已经非常虚弱,科室主任林远方亲自给她做手法、针灸,三天下来,浮肿了几个月的左腿竟然开始消胀,皮肤出现松弛。“真的是太神奇了!我当时都激动地快哭了,腿终于有救了!”丘女士至今仍连连惊叹中医整脊的疗效。中医讲究辨证施治,原来丘女士腿部肿胀的根源在于腰部,是由于丘女士长期坐姿不正确,再加上运动损伤,导致的腰椎间盘的突出。找到病症根源后,林远方通过整脊手法进行治疗,一个多月后丘女士完全康复,至今未再复发。


从医20多年,经林远方之手治愈的病人不计其数。以传统中医正骨手法为源,他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创新,孜孜以求,将传统理论与现代运动力学融会贯通,全心全意为患者解除病痛。



林远方大学学的是中医骨伤专业,1996年在深圳市中医院实习后留院。在骨伤科,林远方除了做手术,平时热衷于正骨推拿。有一次,他给病人做正骨手法后,惊喜的发现病人的症状竟完全得到了缓解。正骨手法能让病人免受手术之苦,林远方觉得很有意义,这也激发了他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手法专研中。2008年,深圳市中医院推拿科创建住院病区,林远方调到了推拿科。“当时很多人不理解,骨伤科高大上、收入高,推拿科在外人看来好像就是给别人按个摩,是个体力活。”林远方说,“其实自己完全是出于热爱,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但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当病人通过自己的手法得到康复时,医生的成就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那一刻比什么都开心,这也许就是我执着追求的东西。”


正骨是中医传统“十三科”之一,林远方师从多位名家,练就了一身本领,他的正骨手法也愈发受到患者欢迎,越来越多的人慕名而来,学科也越做越大,床位数逐年递增。


但随着患者增多,病症也越趋复杂,对医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患者的信任,林远方迫切希望找到更多的治疗理念和手法。2010年,林远方遇到了中医整脊学科创立人韦以宗,中医整脊的治疗理念为林远方打开了一扇新大门。


“中医整脊让我原有的推拿正骨技术,就如车装上了高德地图,不再盲目,有的放矢,实现了传统技术向中医整脊技术的创新升华。”林远方说,与传统推拿相比,整脊要求医生动手之前必须依据学科独有的脊柱运动力学新理论整体、系统、动态分析病因,然后辨“构”施治、审因论治。就好比要盖好摩天大楼,首先必须做好设计图,否则再好的工程机械也建不好楼。因此,中医整脊虽然也是用手法,但跟传统推拿按摩有本质区别。“这也形同名老中医和普通中医看病,看似两个人都在开方,但有本质区别,名老中医开的药方之所以效果好,关键就在于开方之前对患者病情的辩证把握,而中医整脊的核心价值正在于此。”林远方说。


中医整脊的“整”首先是名词,整体、系统的意思,体现着“设计”的内涵,其次才是动词,表示调整的意思,体现着在“设计”思路的指导下再“施工”之义,所以在具体“施工”的时候,中医整脊就不是单一的局部一推一扳,而是讲究由点到线正骨调曲,使脊柱对位、对线、对轴,最终真正恢复脊柱力学平衡,进而效如桴鼓。


2010年,身为韦以宗的学生,林远方担任起科室主任、学科带头人,进一步完善扩大了中医整脊应用范畴,正式开创推拿(整脊)科。如今,中医整脊不仅在颈椎病、肩颈综合征、腰椎间盘突出等常见脊椎劳损等方面取得良效,在一些脊椎疑难病,如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脊椎侧弯方面也获得重大突破。


转自:晶报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