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患者在耳鼻咽喉科就诊后,医生开了滴耳液,复诊时效果却不尽人意。除了顽固的炎症外,一都大部分患者是由于耳内用药方法不恰当,用药不到位导致。因此,我们不仅要选对药,还要有科学的用药方法。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正确的耳内用药方法。
1、双氧水(3%过氧化氢溶液)
过氧化氢溶液具有消毒抗菌、清洁、除臭、改变耳道环境酸碱度,抑制细菌真菌生长的作用。
使用方法:取卧位或坐位,患耳朝上,将药液滴入耳内,滴满外耳道,会感觉到患耳“咕隆咕隆”水泡音,待水泡音逐渐减弱消失后,转头使耳内药液流出,细棉签蘸干,再滴入相应的滴耳液。
2、抗生素类滴耳液
如左氧氟沙星滴耳液,可用于敏感菌引起的中耳炎、外耳道炎、化脓性中耳炎、鼓膜炎等。
使用方法:滴药时,患耳向上,一手将耳廓拉向后上方,使外耳道变直,另一手持滴耳液滴6-8滴入耳内(小儿可3-4滴),保持患耳向上5-10分钟,同时反复按压耳屏,使药液进入中耳。因为如果有鼓膜穿孔,且穿孔较小时,滴入的药液可能在穿孔上形成一个药液膜,不能进入中耳,这时需要给外耳道适当压力,按压耳屏,可使药液从穿孔中进入中耳,从而有效抗炎。
3、3-5%碳酸氢钠滴耳液
用于软化盯聍和痂皮,滴入后会感觉耳闷,听力下降甚至有耳朵涨疼,这是因为碳酸氢钠把耵聍泡软,膨胀所致。只要复诊时医生在耳内镜下配合相关耳科器械将耵聍冲洗干净即可缓解。
使用方法:滴入外耳道,每日3次以上,每次滴数滴至外耳道满,3-4天后行外耳道冲洗。
使用滴耳剂的注意事项:
1.使用滴耳剂时,是尤其冬季,应该首先将滴耳液握在手心加温,与体温接近,因为人的内耳前庭器官对冷刺激非常敏感,当滴耳液的温度过低时,就会打破内耳的温度平衡,内耳前庭器官受到冷刺激后,就会引起眩晕、恶心。
2.切忌不要将滴耳液放在热水中加温,不但药物质量易受影响,而且过高温度同样会刺激前庭,引发不适症状。
3.注意观察是否有刺痛或烧灼感,如有则不宜继续使用。
科普指导:深圳市中医院耳鼻咽喉科佟彤、刘元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