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已然成为人类死亡的三大主要疾病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我国已是世界上中风患者最多的国家。中风还存在高复发率,并发症较多,患者病情阶段进入恢复期及后遗症期以后,需回归社会,那么健康教育就势在必行,让患者及家属了解和掌握与疾病有关的健康知识成为重要的一环。
一、生活起居:调畅情志、建立信心,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戒烟酒,注意安全,防呛咳窒息、防跌倒坠床、防压疮、防烫伤、防走失等意外。
1.生活起居有序,保持充足睡眠,避免过劳,适当休息,随天气变化增减衣被,注意保暖,慎避外邪。
2.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过度,以免发生心脑血管疾病。
3.根据自身的情况,适当参加锻炼,加强肢体功能活动。
4.如出现头晕头痛、肢体麻木、眼前发黑、原因不明的摔倒、说话含糊不清、易犯困等异常表现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5.早晨醒后应卧床几分钟后再起床,不宜立即坐起。
6.不要突然回头或过度低头。
二、饮食指导:很多患者在得病后担心饮食不当加重病情,所以饮食是否健康也成为了心理负担,更有甚者干脆节食,但这对疾病康复反而是不利的。那么我们来介绍下如何健康饮食。
1.脂肪和糖类要限制摄入,如动物内脏、蛋黄、奶油等;
2.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对心脑血管均有保护作用;
3.减少食盐的摄入,每日控制在3-5克左右,这对控制血压,减少血管和心脏负担有好处;
4.饮食中应有足量的蛋白质,瘦猪肉、牛肉、鱼以及豆制品,以供身体需要;
5.食物要易消化,避免过饱;
6.饮食禁忌:少饮酒、少吃糖、戒烟、勿饮咖啡、浓茶,不宜长期吃过于精制的食物;
对于糖尿病患者,应限制饮食,禁酒,忌食精糖制品(如糖果蛋糕、饼干等)、动物脂肪,少食胆固醇含量高的食品(如动物内脏),主食多用粗粮、杂粮,增加食物纤维,补充维生素。中风初期,大多数患者存在血瘀、痰浊等致病因素,此时病人饮食宜清淡,不宜煲一些过于滋补的汤类,而恢复期和后遗症期的病人,以脏气虚损为主,兼有痰瘀等因素,可适当滋补。
三、情志调理:很多患者都会出现情绪上的变化,如闷闷不乐、容易紧张担心等,这时候情志疏导也成为不可忽视一方面,因为情志不畅不利于患者的康复。
常用的中医情志疏导方法:
1.语言疏导法:运用语言,鼓励病友间多沟通、多交流。鼓励家属多陪伴患者,家庭温暖是疏导患者情志的重要方法。
2.移情易志法:通过音乐等手段或设法培养患者某种兴趣、爱好,以分散患者注意力,调节其心境情志,使之闲情怡志。
若通过以上方法仍有情志不畅,可在医师指导下服用抗抑郁、抗焦虑药物等进行治疗,同时可配合心理治疗。
科普指导:深圳市中医院卒中中心 秦秀德、黄彬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