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中华民族对于“吃”是很讲究的,这吃里面包含的不仅是味觉的享受,还涵盖了精深的养生知识。为了让大家能随时随地用中医简便验廉的方法强身健体,我们特别推出了【中医防疫】专栏。本期为《饮食调养篇》,赶快操练起来吧!
要点:温阳散寒除湿,调理脾胃,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建议在日常生活中合理膳食,做到按时用餐,饮食均衡,选择易消化、多纤维的时令食材,以温热、健脾、益气为主(可选用山药、茯苓、红豆、陈皮等药食两用的食材),避免寒凉食品。
一、黄芪补肺汤
食材:黄芪、玉竹、北沙参、山药各20克,肉桂5克、生姜3片、大枣5枚、老鸭500克。适量葱,盐、味精等。
做法:将鸭肉剁块洗净放入锅内,再放入黄芪、北沙参、玉竹、大枣,加适量水,先武火煮沸,再改文火焖煮。将葱、姜洗净切末,待鸭肉煮熟后,放入葱、姜、盐调味即可。
功效:补肺益气、调和营卫。
适合易感冒、精力不足、免疫力欠佳的气阴两虚人群。
二、五红汤
食材:红枣、红衣花生、枸杞、红豆等比例,红糖适量。
做法:红豆清水浸泡4小时。所有食材放入砂锅,加适量水。武火煮沸后,文火慢煮1小时。出锅加适量红糖调味即可。平素体寒者可加1小片生姜。
功效:补血祛湿,调养气色,清肠养颜。
适合体质偏弱的女性或老年人,气血偏弱的人群。
三、健脾祛湿汤
食材:党参15g、怀山药15g、芡实15g、陈皮5g,猪排骨250g。
做法:先用水浸泡淮山;猪排骨洗净血污并切块;芡实、党参、白术用清水洗净。将全部用料放进汤煲内,用中火煲1.5小时,出锅调味即可。
功效:健脾醒胃、益气祛湿。
适合精神不足,饮食无味的脾胃偏弱的人群。
四、佛手茯苓瘦肉粥
食材:猪瘦肉200克,粳米250克,佛手10克,茯苓25克,白芍15克,陈皮5克,生姜10克,大枣10枚。
做法:将猪瘦肉洗净,切片。其余用料洗净;生姜拍烂,备用。全部材料放入锅内,加适量水,大火煮沸,小火煮至米烂粥成,加精盐调味即成。
功效:补脾柔肝、和胃祛湿。
适合饮食欠佳,情绪波动大的肝郁脾虚的人群。
五、五指毛桃猪骨汤
食材:五指毛桃20g,土茯苓10g,薏米30g,猪骨500g,生姜、盐适量。
做法:五指毛桃、土茯苓、薏米放入水中浸泡15分钟然后洗净;猪骨斩块,洗净,氽水捞起;放入所有材料、生姜,加水大火煮沸,转文火煲一个半小时,下盐调味即可。
功效:补脾益肺、清热祛湿。五指毛桃为“南芪”,它既有黄芪的益气健脾的功效,性味又较黄芪平和,十分适宜南方气候应用。
适合易疲乏、湿气偏重的气虚湿困的人群。
资料来源: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深圳市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