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悬壶济世,传承中医,弘扬国粹

打坐、艾灸、食疗药膳……方法这么多,科学养生学起来!

发布日期:2021-09-02

一、按摩、导引、吐纳、静坐

01. 推拿,古称按摩、按跷等

是运用各种推拿手法作用于人体相应的部位或穴位,达到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的效果,从而对疾病进行预防、治疗,并促进伤患部位愈合的一种传统的治疗方法。手指梳头、摩腹、按摩面部……


02. “导引,谓摇筋骨,动肢节。” 亦作“道引”。

通过运动肢体,疏通经脉,强健身体,以达到养生的目的。常与服气、存思、咽津、自我按摩等相配合进行。最著名的有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等。


03. 吐纳古代又称为调息、服气

现代称为气功。


04. 儒家静坐,道家打坐,佛家禅定

三家对于静坐的认识各有异同,但总体来讲,都是从精神出发进行调摄。


二、针刺、灸法 

01. 针刺可以通经脉,调气血,使阴阳归于相对平衡,使脏腑功能趋于调和,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既可运用于防治疾病,又可养生保健。

一般说来,针刺保健的常用穴位(足三里、曲池、三阴交、关元、气海等穴),大都也可以用于保健灸法。


02.  “灸”字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灼”,是灼体疗病之意。

寒性疾病、虚证、保健方法。灸法也有多种形式,常用灸法有艾灸(艾条灸、艾柱灸、温针灸、温灸器灸等),还有非艾灸法(天灸、灯火灸等)。


三、药膳、药酒、食疗

药膳:食用一些药食同源的食品以及一些药膳验方,将通常归入“药”范围的变成可口的食品,以达到保健治疗的目的。

药酒:酒性热善行,可通脉络、活气血、入五脏,以药入酒,药随酒走,则通达全身。

食疗:利用食物结合具体证侯表现,辩证施食,通过扶正、祛邪以达调整阴阳,影响机体各方面的功能,使其获得健康或愈疾防病的一种方法。


食疗举例 :

01. 气虚者,表现乏力、气短、头晕、出虚汗等症时,可用人参炖鸡汤、黄芪山药粥等。


02. 血虚者,表现面色萎黄、头晕眼花、手足麻木时,可以多吃红枣、桂圆、动物的血和肝脏、核桃芝麻糯米粥、熟地、阿胶等;


03. 阴虚者,五心烦热,咽干口燥,饮水多,有时午后低热,夜间盗汗,可选乌龟、麦冬山楂炖甲鱼、双耳梨羹(银耳、木耳、梨)、枸杞子、桑葚、女贞子等;


04. 阳虚者,怕冷,手足不温或很凉,面色苍白,可进食牛肉、羊肉、韭菜炒虾仁、鲫鱼汤(佐以草豆蔻、生姜、陈皮、胡椒等)、鹿茸等。


05. 需辩证选用。可以配方,亦可以单味服用。


供稿:深圳市中医院一门诊针灸科  曹雪梅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