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夜饭,历来是咱们中国人过年的重头戏。近年来,国人的年夜饭传统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但年夜饭不管怎样吃,营养健康是永恒的话题。那么,虎年年夜饭怎样吃出健康、吃出新意呢?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虽然国人有了健康饮食意识,但调查仍显示:八成家庭中,年夜饭里猪肉、牛肉、羊肉等红肉太多,蔬菜太少,一桌菜只有一两盘青菜;七成家庭自备年夜饭时,口味较重,普遍偏辣、咸、甜;还有六成的家庭年夜饭里缺乏粗纤维食物,比如粗粮、高纤蔬菜等,没有主食或主食很少、油炸类菜比较多、海鲜过多蛋白质过高、没有豆制品。另外有超过五成的家庭剩菜较多,除夕后要连吃好几天。上述做法都不符合健康饮食的要求。
无论是在家自备年夜饭,还是去餐馆吃年夜饭,应做到四个合理及五个不宜。健康年夜饭四个恰当主要表现在:
一.食谱中主副食比例恰当 通常我们所说的主食是指米、面、杂粮等,副食是指肉、蛋、菜等食物。主食和副食二者缺一不可。除夕年夜饭往往菜肴丰富,有些人为了多食肉菜,少吃甚至不吃主食,这样很容易导致蛋白质、脂肪摄入过量;而也有人只吃主食,不吃副食,结果多余的淀粉在体内会分解成葡萄糖,并转化为脂肪储藏起来。
二.主食中粗细粮比例恰当 年夜饭的主食多以精细食物为主,虽然花样百出,做成饭、粥、糕、饼、米粉、面条、饺子和各种点心小食,细究原料无非是精白米、糯米、精白面,这些细粮往往在加工过程中流失了很多维生素B;由于上述原因,吃粗粮成了近年来人们追逐的一种新时尚。很多人认为粗粮入口感觉好,容易通便,而且对牙齿、面部肌肉等都比较有益而不吃细粮,但是粗粮含有过多的食物纤维,过量食用会影响人体对蛋白质、无机盐以及某些微量元素的吸收,甚至还会损害到人体的生殖能力。粗粮的比例占到主食的1/3~1/2比较合理。
三.副食中荤素比例恰当 在传统年夜饭的饭桌上,吃大鱼大肉已形成习惯,煎炸食品的比例较高,菜肴烹调时放的油也比平日多,觉得这样才够味道、够气派,蔬菜却难得登上年夜饭的席面,其结果造成膳食纤维严重不足,而脂肪、蛋白质则严重超标,容易导致血压、血脂异常。荤与素二者的合理搭配,可以让人既饱口福,又不会因吃动物性食物过多,而增加血液和心脏的负担。如果饮食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性食物为辅,这样的膳食结构比较利于长寿。
四.食物中酸碱比例恰当 尽管酸性体质或者碱性体质的说法比较无厘头,但食品的酸碱确实是存在的。事实上,食物的酸碱性并不是由我们的味觉决定的,而是与它的矿物质含量有关。根据食物中的元素成分可以简单地将肉、蛋、谷类、植物油划分为酸性食物,与此对应的是,水果、蔬菜、牛奶、藻类等则是碱性食物。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之间,不存在谁优谁劣的问题,如何组成一个营养丰富的平衡食谱才是大问题。酸碱食物的合理搭配更符合健康需要。
此外,健康吃年夜饭还须做到五个不宜:即不宜多食、不宜多饮、不宜过咸、不宜过甜、不宜过油。
科普指导:深圳市中医院营养科 曾瑶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