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悬壶济世,传承中医,弘扬国粹

胆囊结石了,一定要切胆吗?别急!这种情况可以保胆取石!

发布日期:2022-02-16

本期康复案例:

病龄16年,患者是一名64岁安徽某医院肝胆外科苏教授,从事肝胆外科及临床教学数十年。


作为一名肝胆外科的主任医师,患者苏教授可谓对胆囊的解剖和功能了如指掌,对胆囊结石疾病的诊治了然于心,对胆囊切除的手术技巧信手拈来,对胆囊切除术后的并发症历历在目。因为了解胆囊功能的重要性,一直想选择一个两全其美之计:取出结石保留胆囊!


他往返于安徽、广州与深圳各大医院之间,遍访名医院,咨询过多位知名专家教授,得到的答案均是做胆囊切除术。后来经过朋友的介绍,他试着到深圳市中医院就诊,结果遇到了肝胆外科保胆专家刘嘉林教授,发现刘嘉林教授很有耐心也理解他的想法,便决定在该院接受治疗。


一进住院部,患者苏教授就直奔医生办公室,拉住主管医师吴申锋医生,探讨自己对胆囊结石的理解和治疗方案,一起研究2021版保胆共识,并如数家珍般一股脑儿地把自己的病情、治疗经历倾倒而出。


患者苏教授:“我患有多发胆囊结石,偶尔有上腹部闷胀和反酸。曾在别的医院诊断为反流性胃炎。通过多种手段的检查,证实自己的胆囊炎不严重,胆囊壁也不厚,胆囊还是有一定的功能的,所以我想保留胆囊,除非胆囊癌变,否则我是坚决不同意切胆的!”


针对患者苏教授的要求,市中医院肝胆外科保胆专家刘嘉林教授为他制定了详细的诊疗方案。在完成胆囊彩超及核磁共振检查后,患者苏教授亲自到核磁室与阅片医生共同读片,并计算胆囊容积和石头数量。结合患者的病史、辅助检查及患者意愿,2021年12月30日,患者苏教授接受了手术。术中,结合腹腔镜微创探查,取出了十枚蚕豆大小的结石,证实胆囊可以保留,缝合关闭胆囊切口,安全返回病房。



术后第一天患者苏教授排气并进食,恢复顺利,如期出院。至此,患者苏教授的保胆手术成功!


术后随访一个月,复查胆囊彩超恢复良好,用苏教授自己的话说:

>保胆取石术前夜间常常胃部烧灼感,保胆以后明显减轻好转。

>术前吃高脂餐会有腹泻出现,保胆以后就没有这种情况了。

>术前运动量大一点身体疲劳时,会感觉右上腹隐隐闷胀不舒服,保胆以后这种情况消失了,现在健身跑步每天一个小时都感觉挺好。

>保胆以后担心自己胆结石诱发并发症的精神负担消失了。

>保胆以后,对自己保持身体健康更有行动力,增强了有质量的生存和健康长寿的信心。


胆囊长结石,到底是切胆囊,还是“保胆取石”呢?

这要看术前评估,医生会根据评估数据定治疗方案。如果患者胆囊功能良好,胆囊管通畅,胆囊壁薄,且能解决胆结石的高危因素,一般推荐保胆。


市中医院肝胆外科优势:中西医结合,术后会针对每个胆囊结石患者的体质情况,进行综合调理,发挥中医特长,最大程度地保护胆囊功能,预防结石复发。


什么样的人容易得胆囊结石?

1、生活习惯不好,比如不吃早餐等。

2、肥胖,胆固醇代谢紊乱。

3、女性,女性患者胆囊结石发病率要远大于男性。目前认为跟女性雌激素代谢、怀孕等有关。另外也跟大部分女性运动量相对较少,喜静恶动有关。


科普指导:深圳市中医院肝胆外科 刘嘉林、曾庆腾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