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悬壶济世,传承中医,弘扬国粹

失眠、睡眠质量差怎么办?这几种中医调理法学起来!

发布日期:2022-04-12

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良好的情绪,是健康的四大基石。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工作压力大,睡眠问题成为现代人的普遍困扰,每个人都有自己失眠的原因:永远做不完的工作、考不完的试,还有疫情之下数不清的焦虑,明明天天在家“葛优躺、数绵羊”,却怎么也睡不着、睡不好......


能眠者可长寿

我国医学历来重视睡眠养生,认为“眠食二者为养生之要务”,“能眠者,能食,能长生”。清代医家李渔曾指出:“养生之诀,当以睡眠居先。睡能还精,睡能养气,睡能健脾益胃,睡能坚骨强筋。”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经过睡眠可以重新积聚起能量,把一天活动所消耗的能量补偿回来,为次日活动储备新的能量。良好的睡眠能消除全身疲劳,使脑神经、内分泌、物质代谢、心血管活动、消化功能、呼吸功能等能得到休整,促使身体组织生长发育和自我修补,增强免疫功能。


睡眠宜“按时入睡,过时不候;

午睡一刻钟,能夜补一小时;

体脑并用,形与神俱,精神乃治”。


子时入睡养肝血、调阴阳——建议在每晚亥时(9点~11点)休息,子时(11点~1点)入睡。中医认为阴气盛则寐(入眠),阳气盛则寤(醒来)。而子时是阳气弱、阴气盛之时,此时睡觉,能养阴,睡眠质量也佳。早晨7点起床,有助于生发阳气。如果前一晚睡晚了,早7点前也要起,可以在白天增加一个午睡。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这对养生至关重要。


晚上9点到凌晨3点是养肝护胆的最佳时间。凌晨1点-3点为丑时,肝经最旺。《黄帝内经》讲“人卧则血归于于肝”,而且肝养血、生血的最佳时间是21点到凌晨3点。人如果天天熬夜到1点多,肝回不了血,有毒的血排不掉,新鲜的血生不成,人体脏腑得不到气血的补养,极易失衡而致病。初期表现为眼圈黑,眼睛干涩、疲倦、内凹,头晕、头痛,精神疲倦以及注意力不集中等,严重的还会出现脏腑失衡和各种病症。在新冠肺炎肆虐的当下,保持良好充足的睡眠质量,提高机体抵抗力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亚健康失眠人群,深圳市中医院治未病中心通过中医体质辨识、中医经络检测,能明确失眠的具体原因,精准评估病情,根据“中医体检报告”制定针对性的失眠健康管理养生方案,结合中药内服或膏方调养(如舒心安神膏等),配合外治法,如艾灸、中药熏蒸、沐足、耳穴、刮痧、药罐、针灸(普通针刺、平衡针、颊针、黄帝内针、头针、浮针、董针)、穴位埋线等系列中医适宜技术,多管齐下,全面改善体质,提高睡眠质量。


中医疗法助睡眠:

一、中药茶饮疏肝宁神

玫瑰金桔饮——疏肝解郁,调畅情志

材料:玫瑰花5朵,佛手5克,鲜金桔1个,蜂蜜或糖少许。

烹调:鲜金桔切片,先玫瑰花、佛手加适量清水煮15分钟,后加入金桔片再煮5分钟,去渣饮用,也可根据个人口味,调入适量糖或蜂蜜。

功效:春天潮湿阴郁,时晴时雨,加上久居室内,容易使人情志抑郁,情绪起伏不定,出现易发脾气、失眠、烦躁不安、易疲劳等表现。玫瑰金桔饮可疏肝解郁,行气和血,可作春季保健茶饮。


二、安眠食膳:

百合莲子猪心汤  ——功效:滋阴、养心安神

适应症:心脾两虚、气阴两伤之睡眠不宁、心烦心悸之患者。

做法:百合25克,莲子肉20克,猪心80克。先将猪心切,加水适量煮30分钟,再加入百合、莲子煮15分钟即成。


三、穴位按摩

中医认为:脑为元神之府,所以也应该重视头部的气血供养。方向是从额头的发际线开始,沿头皮到颈部的发际线终止,五个手指可以分捋头部的督脉、膀胱经、胆经,达到镇静安神,平肝潜阳的作用。


按照经络归属,可以用拇指按揉以下穴位:内关,三阴交、太冲。

【内关穴】位于掌心面,手腕横纹上2寸(同身寸,即每个人自身大拇指的宽度为1寸,下同),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三阴交】在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可以摸到胫骨,它就在胫骨的后方。

【太冲穴】位于足背,第1、第2跖骨间,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中,或触及动脉波动处。

这三个穴互相配合,每天按揉5至10分钟,就可以起到安神定志的作用。


科普指导:深圳市中医院治未病中心 宋晓容、汪栋材、吴海滨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