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悬壶济世,传承中医,弘扬国粹

“食管粘膜下隆起”是怎么回事?需要治疗吗?

发布日期:2022-09-14

身体不舒服到医院做了内镜检查,内镜报告显示:“食管粘膜下隆起”, 是什么病呢?听听脾胃病科专家怎么说。


一图了解食管壁的结构


食管粘膜下隆起,简单来说就是在食管壁的粘膜层以下的隆起,区别于生长在食管粘膜表面的隆起性病灶。这样的病灶通常胃镜下所见粘膜表面是完整、光滑的。因此,一般活检是不可能取到有意义的组织的,也就是说,取了也没有意义。


发现粘膜下隆起时,该怎么办呢?

首先应该鉴别是食管壁内的,还是外压导致的。外压可由正常结构(包括主动脉弓、左支气管、脊柱等)或纵隔肿瘤引起。食管壁内包括平滑肌瘤、血管瘤、脂肪瘤、囊肿、静脉曲张及间质瘤等,其中≥90%是良性的。内镜超声检查(EUS)可以帮助鉴别病变是否为外压,若判断为食管壁内的病变,超声内镜可进一步判断粘膜下隆起具体位于食管壁的哪一层、大小、性质(囊性、实性等等)。有些粘膜下比较大的隆起性病灶,还需要结合CT检查,以进一步判断病灶的性质、大小、与邻近组织的关系等,以便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


食管粘膜下隆起需要治疗吗?要分这几种情况!

1)腔外正常器官的压迫无需手术。

2)脂肪瘤、囊肿等良性病变多不需要手术,但若因病变较大引起患者有梗阻等不适症状,或病变表面糜烂等其他情况可行手术治疗。

3)对于一些交界性肿瘤如间质瘤、平滑肌瘤,若大小<1cm,也可以暂时不手术,注意1-2年定期复查;若病变大小>1cm,建议内镜下肿瘤挖除治疗。


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要弄清楚粘膜下隆起到底是什么,必须手术获得病理,才能明确。


随着近年来胃镜下微创治疗的广泛开展,食管粘膜下隆起绝大多数都可以通过胃镜下微创手术治愈,目前手术方式主要包括ESD(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E(内镜粘膜下肿瘤挖除术)和STER(内镜经粘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等。术后再根据病理结果决定多久复查、需不需要进一步治疗等。深圳市中医院脾胃病科内镜中心具备成熟的内镜技术,年内镜手术量逾千例,为广大民众健康保驾护航。


科普指导:深圳市中医院脾胃病科 林秋水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