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悬壶济世,传承中医,弘扬国粹

哪些食物利于降脂?原来很常见,效果也很好!

发布日期:2022-11-02

高脂血症是指血液中的脂质成分代谢异常或者转运异常引起的病症,是一种全身性的疾病。


血脂是指血浆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和类酯如磷脂的总称。高脂血症又称血脂异常,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形成的致病性危险因素。我国18岁及以上居民血脂异常达到40.4%,且呈现上升趋势。


“管住嘴、迈开腿”是改善脂代谢最便宜最经济的手段,但在临床上还是有一些患了基础病,不适合高强度运动,甚至连生活自理都有困难的人会问道:“医生,我想知道这血脂高除了生活方式的改变、吃降脂药,还有什么食物和营养素利于血脂代谢?”


没错,早在2500年前,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就说过:如果你能用食物治愈你的病人,那就不要用你的坩埚和药物!那今天就来说一下食物营养与血脂调节~


高脂血症是一种代谢障碍疾病,血糖、血压等出现异常时,也往往伴随血脂紊乱现象。控制由血脂水平异常引发的心血脑疾病越来越受到关注。高脂血症人群比例逐年上升,患病人群年轻化,长期用药难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所以人们越来越重视天然营养素对高脂血症的预防与改善作用。


市面上的降血脂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也各有利弊。早在2017年,国际血脂专家组就发布了《临床实践中降血脂的营养制品意见书》,该意见书按照各营养制品的作用原理进行分类,分为:肠道胆固醇吸收抑制剂、胆固醇合成抑制剂、胆固醇排泄促进剂及复合作用的降脂营养制品。意见书还对各类降脂调脂营养制品的有效性、安全性进行了详尽分析。下面,给大家介绍几款常见又有效降脂营养制品。


1、可溶性膳食纤维

可溶性膳食纤维是既可溶解于水,又可吸水膨胀,并能被大肠中的微生物酵解的一类纤维,包括果胶等亲水胶体物质和部分半纤维素,如树胶、果胶、藻胶、豆胶、琼脂和羧甲基纤维素等。


研究表明,可溶性膳食纤维可以通过发酵产生的微粒结合胆汁酸或者胆固醇,通过调节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减少肝细胞的脂肪酸含量,增加低密度脂蛋白的廓清;也有研究认为膳食纤维可以改变肠道运动,进入肠道的膳食纤维有助于减少脂质的吸收,同时增加饱腹感,减少食物摄入的同时减少脂质吸收。


常见的膳食纤维成分主要有聚葡萄糖、洋车前子壳、燕麦纤维、抗性糊精、菊粉等。


2、益生菌

益生菌是一类能定植于人体肠道并改善微生态平衡,有益于宿主健康的活体微生物。大量动物试验和临床试验已经发现众多益生菌如部分植物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双歧杆菌、鼠李糖乳杆菌等都具有降血脂功效。


益生菌促进胆固醇的分解代谢主要通过两种机制实现:一是通过益生菌产生胆盐水解酶将肠腔内的结合型胆酸水解成游离型胆酸,游离型胆酸不易被小肠吸收大部分随粪便被排除体外,抑制胆汁酸肠道的重吸收;二是通过提高胆固醇7α-羟化酶活性,使胆固醇分解为胆汁酸的速率加快。


3、植物甾醇

植物甾醇是一种存在于植物中的天然活性物质,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在植物油、种子和坚果、谷类以及豆类中含量最为丰富,其结构与胆固醇相似。


植物甾醇能与胆固醇形成混合结晶,使胆固醇呈不溶解状态,从而减少了肠道对于胆固醇的吸收;植物甾醇还能阻碍胆固醇溶于胆汁酸,使之不能被运送到达小肠微绒毛的吸收部位,从而减少胆固醇吸收。

食用天然食品可以提供植物甾醇,但摄入量较低,尚不足以对降低血清胆固醇产生明显的作用,运用富含植物甾醇的食品补充剂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植物甾醇的摄入量。


4、红曲米提取物

红曲是由粳米与红曲霉发酵制成,味甘、性温,具有活血化瘀、健脾消食之功效,主治产后恶露不净、瘀滞腹痛、食积饱胀、赤白下痢、跌打损伤等症。


研究发现,红曲为曲霉科真菌紫色红曲霉Monascus purpu-reusWent菌丝体及孢子,其主要成分为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所含酸式结构为洛伐他汀,不需体内任何转换过程,直接与靶酶——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结合,因其成分不需经过体内肝脂酶代谢,不增加肝脏负担,较他汀类西药安全,被誉为“中药他汀”或“天然他汀”,具有明确的降脂和抗动脉硬化作用。


5.纳豆激酶

纳豆激酶是在纳豆发酵过程中由纳豆枯草芽孢杆菌分泌产生的一种可以溶解血栓纤维蛋白的丝氨酸蛋白酶,该酶由275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为27. 7KD。


临床研究显示,纳豆激酶可以缩小颈动脉斑块面积、降低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降低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效果约为辛伐他汀的50%。另外,纳豆激酶还有提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作用。纳豆激酶的作用机制研究显示,其可以增加肌细胞对脂质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通透性,并抑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过氧化。


6.鱼油

对于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每增加1 g富含DHA、EPA的鱼油制剂摄入,可使甘油三酯降低8 mg/dl。对于甘油三酯基线水平越高的患者,其降幅越大,平均约为27 mg/d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可增加1.6 mg/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6 mg/dl。


鱼油的作用机制可能有:

①   EPA通过抑制脂肪合成酶的活性和促进脂肪酸的氧化分解作用,从而减少用于合成甘油三酯的脂肪酸供应,降低血清甘油三酯含量;

②EPA抑制肝细胞中甘油二酯转酰基酶的活性,起到抑制甘油三酯的合成作用;

③DHA和EPA可以抑制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的活性和下调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表达,降低肝脏合成胆固醇的速度。


除了上述的六种营养制品外,大蒜素、茶多酚、花青素、姜黄素、番茄红素等植物化学物均对血脂有良好的调节作用。日常饮食中,常吃绿叶蔬菜、大蒜、番茄、深海鱼等富含上述成份的食物,也更利于脂质代谢。


参考文献:

1.Arrigo F.G. Cicero, Alessandro Colletti, Gani Bajraktari, etal.Lipid lowering nutraceuticals in clinical practice:position paper from an International Lipid Expert Panel. Arch Med Sci,2017,5:965-1005.

2.RAJKUMAR H,KUMAR M,DAS N,et al. Effect of probiotic Lactobacillus salivarius UBL S22 and prebiotic fructo-oligosaccharide on serum lipids,inflammatory markers,insulin sensitivity,and gut bacteria in healthy young volunteer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single-blind pilot study. J Cardiovasc Pharmacol Ther.2015,20(3): 289-298.

3.任妮娜,陈鸿杰,李跃,等.纳豆激酶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和高血脂患者的疗效观察.中华医学杂志,2017, 97(26):2038-2042.


科普指导:深圳市中医院营养科 曾瑶池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