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患者最为恐惧的症状之一就是疼痛,而癌性疼痛是最常见的肿瘤相关症状之一。如果癌痛得不到控制,会极大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如何缓解癌痛、控制癌痛的加重,是肿瘤治疗中的重要一环。
癌痛的分类:
1. 肿瘤直接引起的生长痛:肿瘤浸润生长可诱导前列腺素合成酶活性增加,产生大量的前列腺素,从而导致患者疼痛。
2.肿瘤生长引起的神经痛:肿瘤生长,压迫神经,导致神经病理性疼痛。各种癌症晚期转移后压迫神经,患者表现出神经病理性疼痛。
3.肿瘤引起梗阻导致疼痛,如胃肠道肿瘤导致肠梗阻,患者可出现剧烈疼痛。
如何控制癌性疼痛:
根据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颁布的《癌症疼痛诊疗规范》,癌痛的治疗包括:病因治疗、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
1.病因治疗:即针对引起癌痛的病因进行治疗。癌痛的主要病因是癌症本身和/或并发症等引起;需要给予针对性的抗癌治疗,包括手术、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及中医药等,有可能减轻或解除癌症疼痛。
2.药物治疗:大多数癌痛患者都会服用止痛药。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来选择药物,采取三阶梯止痛用药法。
一阶梯是非甾体类药物为主,常用的药物有布洛芬和阿司匹林等,针对于轻度癌痛治疗,特别是骨转移癌疼痛。
二阶梯是弱阿片类药,包括可待因、曲马多以及强痛定等。
三阶梯是强阿片类药物,常用的药物有吗啡、芬太尼等。
3.非药物治疗方法:主要有介入治疗、放疗(姑息性止痛放疗)、针灸、经皮穴位电刺激等物理治疗、认知——行为训练以及社会心理支持治疗等。适当地应用非药物疗法,可以作为药物止痛治疗的有益补充,与止痛药物治疗联用,可能增加止痛治疗的效果,有利于减轻阿片类药物的胃肠道反应,降低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剂量。
药物治疗的五项基本原则:
1.口服给药:首选为口服给药,但也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改为静脉、皮下、直肠等途径给药。
2.按阶梯用药:轻度疼痛可选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中度疼痛可选用弱阿片类药物或低剂量强阿片类药物,可联合非甾体类抗炎药物;重度疼痛首选强阿片类药物,可合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以及辅助镇痛药物。
3.按时用药:应间隔规律性给予止痛药。按时给药有助维持稳定、血药浓度,从而控制疼痛,如期间出现爆发性疼痛应临时给予即释阿片类药物以快速止痛。
4.个体化给药:阿片类药物并无标准的用药剂量,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调整以使疼痛得到缓解。
5.注意具体细节:用药期间密切观察疼痛缓解程度及不良反应,及时采取措施以调整用药剂量及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但是,仍然有不少肿瘤患者及家属对癌性疼痛有较深的误解,下面我们来解开这些常见的误区。
忍忍就没事了
患者常常跟医护说:“一点疼痛而已,我忍忍就好了”,“我不要吃药,我忍过去就行”。
长期忍耐疼痛,会给患者身心带来巨大的压力,甚至延误治疗,形成顽固性疼痛。随着医疗手段的改善,很多医院已经开设疼痛科,而暂未开设疼痛科的医院,患者仍旧可以在肿瘤内科、麻醉科等科室得到规范治疗以减轻疼痛。因此,忍是不可取的!
1. 吃止痛药会成瘾
患者及家属常常会问医生:“吃止痛药是不是会成瘾呀?如果会成瘾的话我们不要吃止痛药!”
根据WHO的指南,阿片类药物是镇痛治疗中的重要选择。成瘾的特征是为达到“欣快感”而持续地、不择手段地渴求使用阿片类药物。按医嘱不滥用药,有痛存在时,使用阿片类药物不会成瘾。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规范使用吗啡类药物,药物成瘾的发生率是非常低的。另外,经过规范化的癌痛治疗后,疼痛评分控制在3分以下,且能够持续一周,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可逐渐减量。
2. 用了止痛药是不是就无可救药了?
疼痛的产生是多因素的,只有疼痛缓解甚至消失,患者心情才会更加舒适,增强信心,同时改善了睡眠,增加了食欲,生活质量得到提升,这样才能有更好的体质进行抗癌治疗。因此,使用止痛药物不会是无可救药。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癌症疼痛诊疗规范(2018年版).临床肿瘤学杂志,2018,23(10):937-944.
科普指导:深圳市中医院肿瘤与血液病科 陈奕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