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的压力也逐步增大。哪怕是疲累一天终于能躺到床上,脑电波却依然徘徊在各种场景中,焦虑万分。轻者会晚上睡不着觉,严重的就会演变成失眠症。
睡眠是我们人体的一种主动过程,可以恢复精神和解除疲劳。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三项健康标准。为唤起全民对睡眠重要性的认识,2001年,国际精神卫生和神经科学基金会,将每年的3月21日定为“世界失眠日”; 2003年中国睡眠研究会把“世界睡眠日” 正式引入中国。2020年世界睡眠日主题:动静之间,健康睡眠。
失眠的发病率是多少?
2019年7月15日,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发布了详细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报告,报告中提出了健康中国建设的目标和任务。这份报告中的数据显示,中国2016年的失眠现患率为15%,这代表着当年有2.07亿人口存在睡眠问题或睡眠障碍症,并且失眠人数还在逐年增加。“健康中国行动”的目标,也仅仅是减缓这一数据的上升趋势。
失眠的主要症状有哪些?诊断标准如何?
睡不着、早醒、醒后不能再睡、睡眠时间短、多梦等等。
《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制定了中国成年人失眠的诊断标准:
①失眠表现 入睡困难,入睡时间超过30分钟;
②睡眠质量 睡眠质量下降,睡眠维持障碍,整夜觉醒次数≥2次、早醒、睡眠质量下降;
③总睡眠时间 总睡眠时间减少,通常少于6小时。
在上述症状基础上同时伴有日间功能障碍,比如疲劳、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等。
失眠的危害有哪些?
经医学研究发现, 经常失眠的危害:记忆力退化,白头增多,黑眼圈,大眼袋,眼纹增多,皮肤松弛、粗糙,脸上很快变得暗黄无光;焦虑痛苦,精神紊乱,情绪低落;免疫力降低,身体抗病能力弱,感冒咳嗽算是轻的,肥胖、三高、呼吸道的毛病日见增多。
中医药在防治失眠有什么好的办法?
在西医,治疗失眠主要采用安眠药,但长期连续服用安眠药可产生依赖性和成瘾性,反应迟钝,肝肾损害等,停药可能发生撤药反应,症状表现为激动、抑郁等。
近年来,深圳市中医院针灸科作为国家级重点专科,在学科带头人杨卓欣教授的带领下,经过几十年的临床实践,总结出一套治疗失眠的方法,以其作用针刺和中药相结合的独特方式在临床上取得显著疗效。在针刺方面,采用杨教授及团队提出的“调任通督”针法,经过多次临床实践和基础研究表明,其对于神经精神类疾病有显著疗效,通过刺激任督二脉经穴从而调节全身的阴血和阳气以促进功能恢复,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而中药方面主要采用疏肝健脾法、清肝降火法、疏肝解郁法、补益心脾法等原则以达到条畅情志,改善失眠的目的。针药结合临床疗效颇佳,深受广大患者喜爱。
2018年4月15~22日,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一带一路”中医药针灸风采行希腊、土耳其站,杨教授《针药结合治疗不寐(失眠)》主题演讲。
病案举例
女,27岁,眠差、焦虑间作4年,再发3月。患者4年前因小孩早产,出现眠差,焦虑,紧张,通过自己调节有所好转,不彻底。3个月前开始工作,上证再发,至外院就诊,口服“盐酸曲唑酮、帕罗西汀”治疗,担心副作用大,患者10天后自行停药。现症见:眠差,入睡困难,甚则彻夜不眠,焦虑、紧张、担心,易哭,白天精神可,偶有心慌,偶有头晕头痛,四肢怕冷,纳差,进食后偶有呕吐,小便可,大便不成形,1-2次/天。舌红,苔薄白,脉弱。该患者就诊期间,不停流眼泪,她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挺严重。
杨教授结合病史、症状及体征辨证为不寐和郁证,证型-肝郁脾虚兼气滞痰扰,方药选取温胆汤加减;针刺选取调任通督针刺法。
患者两周后复诊,睡眠、情绪有所改善,胃口改善,舌淡红,边红,苔薄,脉弦细。就诊时脸上有笑容,比第一次就诊情绪好点。中药予上方加炒白术15g,黄芪30g,续14剂,针刺继续取以上穴位。
两周后再次复诊,患者情绪和睡眠明显改善,偶有头晕头痛,便溏,无黏腻感。舌淡红,边尖稍红,苔薄白,脉弱。辨证为不寐,证型-心脾两虚,予归脾丸加减,续14剂,嘱患者服完后如果改善可间断口服中成药归脾丸和逍遥丸。
随访患者服药后效果好,目前睡眠佳,情绪佳,未有不适。
图一:杨教授给患者针刺治疗
深圳市中医院针灸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广东省中医临床重点专科、深圳市重点学科、深圳市中医特色专科,是国家中医技术协作组成员单位。针灸科技术力量雄厚,人才梯队结构合理,装备精良,在临床、教学、科研方面具有较强实力,并在内地及港澳地区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
图四:杨教授和其团队
科普指导:深圳市中医院针灸科 闫兵